全站搜尋 電子雜誌搜尋

AD

ad970250
AI偵測海廢有限制 僅能辨識三種 海保署︰希望增加經費編列
Oct. 07 2024

AI偵測海廢有限制 僅能辨識三種 海保署︰希望增加經費編列

臺灣四面環海,但海岸受人為活動及地形影響,易堆積海廢。國立中央大學開發AI技術辨識海廢種類,能夠以無人機拍攝高解析度影像,分析三種海廢的組成、分布及數量;海保署亦與相關團隊合作。不過研究團隊於9月24日「海洋廢棄物國際研討會」上坦言,礙於經費少、人力有限,資料庫數據仍不足,AI辨識準確度尚有待提高。海保署亦承認,無人機目前主要針對海污,並非海廢,希望增加無人機偵測海廢的預算編列。

噁心但救命的一餐 澳洲科學家這樣「教」鱷魚討厭吃毒蟾蜍
Oct. 01 2024

噁心但救命的一餐 澳洲科學家這樣「教」鱷魚討厭吃毒蟾蜍

澳洲原生鱷魚正面臨生存考驗,敵人是小小的入侵種——有毒的海蟾蜍(Rhinella marina)。為了拯救鱷魚,科學家希望牠們的初次相遇就有「噁心」感,讓鱷魚日後對海蟾蜍避而遠之。

震災現場
Sep. 25 2024

震災現場

因地震受損的車輛和建築物。 本作品來自《國家地理》攝影社群 Your Shot。

珊瑚礁上的亮點
Sep. 25 2024

珊瑚礁上的亮點

這隻長約30公分、有「西班牙舞者」之稱的血紅六鰓海麒麟,正在菲律賓保和省邦勞島附近的珊瑚礁周圍漫步。裸鰓類大多只有十幾公分長,因此在海中看到這隻動物讓我覺得非常驚奇,簡直超乎現實。 本作品來自《國家地理》攝影社群 Your Shot。

先進文明將在1000年內使行星過熱不再宜居
Sep. 23 2024

先進文明將在1000年內使行星過熱不再宜居

自從工業革命以來,地球的平均氣溫正持續上升。自1850年以來,氣溫每十年上升約攝氏0.06度,並且預測到21世紀中葉,氣溫可能上升攝氏1.5至2度,這對地球的適居性產生了潛在的危機。 最近的一項研究中,一組科學家研究了溫度升高如何對先進文明構成威脅。他們認為,行星溫度上升可能是能源消耗指數增長的「必然結果」,與燃燒化石燃料增加的碳排放無關。他們的發現可能對天文生物學和尋找外星智慧生命(SETI)有重大影響。 文明最終會使行星過熱的想法可以追溯到1969年蘇聯科學家米哈伊爾的研究,他認為:「人類使用的所有能源都會轉化為熱量。按照當前的能源使用增長速度,少於兩百年內,人類產生的熱量將與...

玻璃之葉
Sep. 18 2024

玻璃之葉

攝於尼加拉瓜。我注意到池塘裡面有一片正在分解的葉子。我小心翼翼地將葉子從水中拿起來,儘量保留葉脈間殘留的水滴,看起來就像玻璃一樣!我將這片葉子放在一片黃葉上面增添色彩,拍下了這張照片。 本作品來自《國家地理》攝影社群 Your Shot。

小小蕈菇
Sep. 18 2024

小小蕈菇

從枯葉上長出來的小蕈菇,高約1公分。攝於特里安森林(TriAn Forest)。 本作品來自《國家地理》攝影社群 Your Shot。

MAY. 2025

企鵝星球

從赤道到極地,牠們堅強的演化適應力如何面對環境新危機。

企鵝星球

熱門精選

Subscribe
立即訂閱
keyboard_arrow_u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