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站搜尋 電子雜誌搜尋

AD

ad970250

不錯過任何知識訊息,立即加入國家地理官方Twitter

防疫期間遠端工作,請利用客服信箱聯繫。

Nov. 24 2021
特別企劃

轉廢為金 農業廢棄物無廢創生

  • 轉廢為金 農業廢棄物無廢創生。(©Shutterstock photo by szefei, Timmary, 9comeback, DENIS ESAULOV 1987, Here Asia)

    轉廢為金 農業廢棄物無廢創生。(©Shutterstock photo by szefei, Timmary, 9comeback, DENIS ESAULOV 1987, Here Asia)

  • 京冠生物科技董事長楊青山以農食副產物開發為各式功效的機能性原料與添加劑。

    京冠生物科技董事長楊青山以農食副產物開發為各式功效的機能性原料與添加劑。

  • 鉅田潔淨創辦人黃千鐘致力於甘蔗吸管及其他纖維餐具的開發。

    鉅田潔淨創辦人黃千鐘致力於甘蔗吸管及其他纖維餐具的開發。

1

「我們為天然資源越來越少而傷心,地球為我們破壞資源而哭泣。」野火、熱浪、暴雨、乾旱、冰層融化、海平面上升……地球極端氣候變遷的衝擊和大自然的反撲,不只帶來天災,可能也會讓天然資源不足、76%物料倚賴進口的臺灣,面臨糧食及國安危機。如何善用有限的資源、循環永續、與大自然共榮共生,已在人們心中敲下警鐘。

農食副產物:食盡其用創商機

2021年7月,行政院環境保護署特別成立「資源循環辦公室」,讓物料由「靜脈產業」回到「動脈產業」,也將各類廢棄物轉為物質全生命週期的資源循環,透過可再生循環農業系統,已有越來越多農業廢棄物轉為高價值循環利用。綜觀農業在生產過程中會產出多種廢棄物,依其性質約可分為「可分解性」和「不可分解性」,前者如稻稈、落果、樹枝等,大多可以自然腐化,回歸於自然界中或是作為肥料、飼料原料等進行再利用;後者如塑膠資材、膜、繩、網等物品。

現在許多民間業者已致力於農業廢棄物的循環運用發展,例如京冠生物科技和鉅田潔淨「有志一同」,將可分解自然腐化的農食副產物轉廢為金,創造無限商機。

京冠生物科技:我把綠豆殼化腐朽為神奇了!

「京冠生物科技就是透過產業生態鏈的模式,將上游的廢棄物轉為原料。我覺得最有成就感的是,綠豆殼農食副產物的研究獲取糖尿病傷口修復以及抗病毒的功效專利,具有新藥開發的前瞻性。」董事長楊青山表示,公司以推動農業循環經濟、根植預防醫學新革命為使命,將綠豆殼、豆渣、咖啡渣、茶渣等各項農食副產物,利用藥用真菌及專利固態發酵技術,製作各式具有調節免疫力、增強抗病力、促進腸胃健康、提高蛋白質消化等功效的機能性原料與添加劑。

京冠生物科技董事長楊青山以農食副產物開發為各式功效的機能性原料與添加劑。

京冠生物科技董事長楊青山以農食副產物開發為各式功效的機能性原料與添加劑。

「每一個副產物的上游原料蒐集模式都不同,未來希望成為一個生命共同體,重新洗牌,形成新的產業生態圈,創造共贏的機會。」楊青山認為,過去講3R :Reduce(減廢)、Reuse(再利用)、Recycle(回收),只是一種道德呼籲或治標措施,應再加2R:Redefine(重新定義)、Redesign(重新設計),變為5R,「以終為始」,讓資源循環再生,從源頭解決問題。他希望整合循環經濟、預防醫學、綠色行動、精準營養,從臺灣拓展到亞太地區,以農食副產物促成大健康共榮圈,朝「年處理50萬噸農食副產品」目標邁進。

鉅田潔淨:「100%植」無塑創新產品 

研究顯示每年有800萬至1300萬噸塑膠垃圾進入全球海洋環境,海洋塑膠廢棄物議題近年廣受國際重視,聯合國2019年環境大會多達170國共同承諾,將採取措施在2030年前大幅減少使用一次性塑膠製品、G20環境會議中達成共識,同意履行「藍色海洋願景」(Blue Ocean Vision)協議,在2050年以前,將海洋塑膠垃圾歸零,因此減少塑膠垃圾,是臺灣及世界各國共同關切及面臨的挑戰。

鉅田潔淨創辦人黃千鐘深感一次性塑膠垃圾對海洋環境造成的傷害,加上全球禁止一次性塑膠的趨勢,就希望能從源頭做起,做出可在自然中分解掉的產品來取代塑膠原料,甘蔗吸管及其他纖維餐具於焉誕生,甚至還衍生了鞋子、餐桌和椅子等產品。

黃千鐘表示,鉅田潔淨創立之初,就以「農業廢棄物資源化」為核心理念,創立「品牌100%植」,並以SDGs13氣候行動「淨零排放溫室氣體」為發展願景。「農委會農業廢棄物歷年表109年農廢產生量約492萬噸,我們拿來運用,如甘蔗、鳳梨、咖啡、茶、竹子、豆子、香茅等廢渣,我們以不落地收回、潔淨製程,讓廢棄物成為新產品的開端。」他強調,所有的農產廢棄原料以在地蒐集和製造為主,並使用太陽能取代傳統耗能烘乾設備來乾燥廢棄纖維,秉持共享經濟理念將新料以舊機製造,產品使用完還可被生物分解,真正實現對環境友善的生物循環。

產業內循環:零廢棄藍圖

「我們最終的目標是淨零。」作為國內循環經濟的積極推動者,循環台灣基金會董事長黃育徵稱許能夠善用廢棄物無廢創生的業者,也從宏觀角度思考:「為何會有那麼多廢棄物?」他認為,應該從源頭開始,重新定義需求和供給,全面檢視設計、生產及製造過程,改變商業模式及消費行為,將高破壞的經濟模式轉型為循環模式。

為了達到資源循環目標,環保署制定包括生產、消費、廢棄物管理、二次料市場等方面的行動策略,積極推動如:易循環的產品設計、延長產品壽命、引領綠色消費文化、強化二次料或廢棄物分流及回收再利用、鼓勵產業推動物料循環及循環經濟等行動,現已有不錯的成果。

誠如環保署資源循環辦公室主任賴瑩瑩所強調的:「廢棄物是錯置的資源,而資源就像經濟的靈魂。」如何讓資源循環與經濟發展相輔相成,是目前努力的方向。

除了京冠生物科技和鉅田潔淨「轉廢為金」,還有很多業者善用農業廢棄物,如廢棄葡萄藤變生物炭、稻殼變身為「富氧炭材」成為空氣清淨利器、果樹廢枝製成「零碳排」的顆粒烤肉燃料、甚至養豬場也可用來沼氣發電,為農棄物找回新生命。「產業內循環」的零廢棄永續發展正在臺灣形成一股風潮,邁向資源全循環的願景,不再只是少數人或業者的寂寞前行,而逐漸成為全民共識及共襄盛舉了。

鉅田潔淨創辦人黃千鐘致力於甘蔗吸管及其他纖維餐具的開發。

鉅田潔淨創辦人黃千鐘致力於甘蔗吸管及其他纖維餐具的開發。

APR. 2024

真菌潛力無限的奇妙世界

這個鮮為人知的龐大生命網路,如何影響地球萬物與人類未來

真菌潛力無限的奇妙世界

AD

熱門精選

AD

AD

Subscribe
立即訂閱
keyboard_arrow_up

AD

ad9702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