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
2023.03期
共 13 篇內容
燙手的文化珍寶 各地博物館正致力將館藏文物送還到它們的來源地。這麼做不表示博物館要關門大吉,而可能是開啟新的大門。 撰文/安德魯.柯瑞 攝影/理查.巴恩斯 2月時,人口大約10萬的喀麥隆城鎮豐班,日復一日都是迷濛的太陽與乾燥的熱氣,貫穿市區的大道上則充斥著刺耳的喇叭聲和嘈雜的摩托車聲。 這個非洲地區曾為德國殖民數十年,該國短暫卻粗暴的統治從1884年持續至1916年。像其他的殖民國家一樣,德國建立了民族學藏品,以保存、研究、展示新殖民地文物。儘管收藏的渴望在人類歷史中根源久遠,大家今日所知的博物館卻主要是19世紀的發明,旨在分享歐洲人探險與征服...
土星環從何而來? 有著閃亮光環的土星可說是我們太陽系內最獨特的行星。長久以來,科學家一直在爭論土星環的年齡、起源和角度。 撰文:娜迪亞.德瑞克 沒有環的土星看起來有夠無聊。超級平淡的。要是像部落客傑森.科奇這樣,把美國航太總署土星照片中的環給拿掉(如左圖)──土星就成了我們太陽系中最乏善可陳的一顆行星。當然,土星兩極還有個六角形渦旋和一些低溫氣旋,但它平凡無奇的表面,少了木星條紋的斑斕活力、海王星的搶眼藍調,以及金星令人窒息的陰鬱。 就算是鏽紅色的火星,看起來也有趣多了。 還好,在過去45億年的某個時刻,宇宙替這位地球的鄰居升級了:它在土星...
創新者 大衛.莫伊尼納.桑格 撰文:希克斯.沃根 攝影:傑.雷納德 來自獅子山共和國的他利用高科技解決一個痛苦的問題。 大衛.莫伊尼納.桑格在獅子山共和國長大時碰上國家內戰(1991-2002年),經常看見被叛軍砍斷手臂或腿的平民。但他們很多人並沒有穿戴援助計畫提供的義肢。後來,桑格到美國麻省理工學院就讀博士班,開始著手研究其中的緣由。 這位國家地理探險家發現,義肢通常不太合身而引起水泡、壓瘡和疼痛。因此,他開始與美國退伍軍人、波士頓馬拉松爆炸案的傷者和其他截肢者一起合作開發一個系統,以磁振造影和患者殘肢的其他數據來建立模型,利用3D列印...
重新找回喜悅 從她所拍攝的苦痛到父親的意外去世,悲傷籠罩她的生活。但隨著時間過去,生命的光芒和色彩又回來了。 撰文:莎拉.希爾頓 悲傷貫穿了我職業生涯的第一個十年,我拍攝悲慘主題的報導:性暴力、移民、宗教衝突、戰爭。 2019 年我在筆記本封面上寫下《薄伽梵歌》中的一句話:「靈魂既無生也無滅。」用這句話提醒自己多享受生活,不要把人生看得太嚴肅。 偶爾我會接到難得可以鬆口氣的任務,例如為機上雜誌拍攝關於茶的報導。當時我在印度大吉嶺地區,這裡位於喜馬拉雅山腳下,以生產「茶中香檳」聞名。我接下這份工作,希望能拍出有趣、像是電影畫面般的影像,但最後...
A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