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共 41 筆相關資料
環境資訊中心記者 孫文臨報導 又有不肖漁船捕撈鯊魚時違法「割鰭棄身」。漁業署查獲「金○○66號」漁船捕獲水鯊(大青鯊)後,留下昂貴的魚鰭、丟棄魚身,估計有重達13萬4180公斤的鯊魚魚身遭丟棄,且違法卸漁。漁業署對業者祭出嚴懲,處以割鰭棄身最重罰鍰,重大違規罰則另計,共開罰450萬元,並收回漁業證照16個月。
環境資訊中心外電;姜唯 翻譯;林大利 審校;稿源:ENS 一項為國際自然保護聯盟(International Union for Conservation of Nature, IUCN)受脅物種紅皮書進行的研究發現,全球海洋中超過1/3的鯊魚和魟魚現在因過度捕撈而瀕臨滅絕。
鯊魚在穩定海洋生態系方面扮演了極為重要的角色──而在氣候變遷持續惡化的狀況下,這一點可能格外重要。 鯊魚名列海洋中最凶猛的掠食者,卻也是最脆弱的物種之一。大洋性鯊魚與魟魚種類中,有三分之一都面臨滅絕威脅,主要是因為過度捕撈。 科學家提出警告已經許多年,說這些暴跌的數字可能會釀成災難。因為鯊魚是頂級獵食者,能協助維持食物網的穩定,我們能合理地推論出牠們是關鍵種(keystone species,或稱基石種)。所謂關鍵種,就是對自己的生態系影響力大到不成比例的物種。少了關鍵種,生態系就會發生變化,甚至消失。 然而,就鯊魚而言,這種概念一直都是理論性的。要研究這些魚類和牠們的海洋棲...
跟著科學家一同潛入加拉巴哥群島(Galapagos Islands)的北西摩島(North Seymour Island)外海,親身體驗被飢餓鯊魚環繞的感覺!
環境資訊中心綜合外電;姜唯 編譯;林大利 審校 英國《衛報》(The Guardian)報導,根據一份刊登於《動物生態學》(Animal Ecology)期刊的新研究,鯊魚是幫助生態系統從極端氣候事件中恢復的重要角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