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站搜尋 電子雜誌搜尋

AD

ad970250

標籤

#探索啟程

共 73 筆相關資料

突破
科學與新知|
Jul. 01 2019

突破

突破 來自科學與創新的第一線報導

揪出親嘴蟲
科學與新知|
Jun. 01 2019

揪出親嘴蟲

揪出親嘴蟲 美國有大約30萬人被一種寄生蟲感染而生病,為何這件事沒什麼人知道? 因為這是一種貧窮病。   南美錐蟲病不易在人與人之間傳播,導致這種疾病不為人所了解。 我從小時候就深信,我阿姨因為在南美洲吃了顆蘋果而差點死掉。 根據家人的說法,水果被汙染了,也可能是某條在蘋果上爬的蟲咬了朵拉阿姨一口。無論發生的是哪一種情況,我的家人都確知這一點:紐約的一位醫生確診我阿姨得了南美錐蟲病,這意味著我阿姨可能會死。我們沒有多問,畢竟英語不是我們的母語。我的父母都在工廠裡工作,在阿姨進出醫院的幾十年裡,都是我們在照顧她。當我將近40 歲時,有天晚上阿姨被緊急送往醫...

星塵環中的新星誕生
科學與新知|
Jun. 01 2019

星塵環中的新星誕生

星塵環中的新星誕生 位於智利的亞他加馬大型毫米及次毫米波陣列是性能最為強大的望遠鏡陣列之一,在2018年公布了20個年輕恆星周圍的巨大塵埃盤影像。大小如同土星或海王星的新生行星,在形成時可能在塵埃盤中造成了間隙。—MICHAEL GRESHKO

突破
科學與新知|
Jun. 01 2019

突破

突破 來自科學與創新的第一線報導

打擊塑膠垃圾
環境與保育|
Jun. 01 2019

打擊塑膠垃圾

打擊塑膠垃圾 在進口全球將近一半的可回收塑膠30 年後,中國在2017 年禁止進口大部分的住宅回收物,這項禁令是中國為了環境清潔和改善生活品質所做的一部分努力。現在亞洲其他國家開始增加塑膠垃圾的進口量,引發了他們是否有能力處理這麼大量回收物的環境隱憂。同時,在已開發國家,許多國內的回收計畫則因成本考量而陷入停頓。

他給人們對抗汙染的力量
環境與保育|
Jun. 01 2019

他給人們對抗汙染的力量

他給人們對抗汙染的力量 根據世界衛生組織,2016 年中國有超過100 萬人死於環境空氣汙染的影響。這是個令人震驚的數字,而馬軍正持續對中國政府和私人公司施加壓力,以降低這個數量。 馬軍曾擔任過調查記者,寫過一本開創性的書《中國水危機》,並於2006 年創辦公眾環境研究中心(IPE)。這個組織旨在讓環境數據公開透明。「我們必須讓人民參與環境治理,」馬軍說:「他們必須知情。」 一開始可供分享的數據很少。但2013 年中國立誓對汙染「宣戰」,並開始公布每小時的PM2.5 濃度,PM2.5 是一種有害的細懸浮微粒汙染物。IPE 和它的夥伴竭力爭取讓汙染物質的來源公開。一年後這個目標...

死亡在未來的風格
歷史與文化|
May. 01 2019

死亡在未來的風格

死亡在未來的風格 我們以所處時代的工具追悼亡者。而在科技發達的21世紀,有些悼亡的選項更是令人意想不到。 作為一種哀悼習俗,不論是紀念鑽石還是智慧骨灰罈,都只是新瓶舊酒,與過往文化傳統無異。 從古到今,我們想出各種別出心裁的方式來悼念亡者:埃及的金字塔、歐洲的哥德式陵墓、印度的泰姬瑪哈陵。有的儀式對部分追悼者別具意義,對其他人而言卻是毛骨悚然。在19世紀的歐洲和美國,有所謂的「往生攝影」,以恍如活著的姿態,為死者拍攝人像照片;在藏傳佛教中則有天葬,這種送行儀式又稱為鳥葬(意即對鳥的施予),將死者的遺體餵食禿鷲。 追思亡者的觀念受文化、傳統、地理環境、宗教等多種因素形塑而...

致命伊波拉病毒捲土重來
科學與新知|
May. 01 2019

致命伊波拉病毒捲土重來

致命伊波拉病毒捲土重來 自從我的書《熱區》(暫譯,原文書名為The Hot Zone)追溯極端致命病毒出現的25年以來,伊波拉病毒已被證實是當中破壞性最強的。寫這篇文章的同時,伊波拉已經造成剛果共和國數百人死亡,這是自1976年這個病毒被發現以來,規模第二大的疫情爆發。規模最大的疫情發生在2014至2016年的西非三國,造成了約3萬起病例,其中有將近一半死亡。當時在國際各方的傾力協助下,伊波拉疫情是平息了,但卻無法保證病毒已經停止攻擊人類。由於許多複雜的原因,伊波拉病毒很難被遏止。但科學家不停地嘗試,而他們從過程中學到的東西,將使我們在未來有能力面對這個可能變得更加棘手的病毒。 為...

突破
科學與新知|
May. 01 2019

突破

突破 來自科學與創新的第一線報導 太空人的腦部變化 人體構造是順應重力而發展,我們開始了解失去重力會如何讓我們陷入混亂。 我們的身體構造為適應重力牽引而演化。若沒有重力,身體機能的生理時鐘就不能正常運作。近期刊登在《新英格蘭醫學期刊》的一項研究,引發人們關注一個特別重要的器官:腦。科學家掃描十位太空人在上太空之前和之後六個月的顱腔,發現他們的灰質(負責肌肉控制、儲存記憶和感官知覺等功能)因提供緩衝作用的腦脊髓液增多而受到擠壓。返回地球有助於讓大部分灰質恢復原狀,但似乎會導致連結腦區的白質萎縮。這項發現還需要更多研究,但已顯示星際生活對地球人而言可能十分嚴苛。&mdash...

中國的科學榮景
科學與新知|
May. 01 2019

中國的科學榮景

中國的科學榮景 科學正在中國蓬勃發展。中國投入的研究經費僅次於美國,而這項巨額支出如今有了成果:自2016 至2018 年,中國科學家發表在重要期刊上的論文篇數增加了17%。 人才回流 2013年,每十位中國留學生中,有九位在獲得博士學位後五年仍會留在美國。但在2017年,超過48萬名在國外進修的學者返回中國。 中國政府資助全世界最大的研究機構:中國科學院有114個研究單位、6萬名科學家,並且支援國內多數的大型科學機構。

APR. 2024

真菌潛力無限的奇妙世界

這個鮮為人知的龐大生命網路,如何影響地球萬物與人類未來

真菌潛力無限的奇妙世界

AD

熱門精選

AD

AD

Subscribe
立即訂閱
keyboard_arrow_up

AD

ad9702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