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共 43 筆相關資料
電鱝可產生高達200伏特的電流來電擊鯊魚,避免被鯊魚吃掉。 憑藉強而有力的顎與對毒素的高度耐受,像鼬鯊與大白鯊這類體型龐大的鯊魚幾乎無所不吃。對牠們這些海洋中的頂級掠食者來說,即便是能一口毒死人的海蛇,或配有15公分長毒刺的魟魚,也不過是小點心罷了。 科學家長久以來一直認為,沒有任何海洋動物能安全避開又大又餓的鯊魚,但至少有一群動物已演化出躲避鯊魚消化的有效方法,那就是電鱝。 在上個月發表於期刊《動物行為學》(Ethology)的一項研究中,研究人員發現電鱝可以用強力放電來電擊鼬鯊和大白鯊,藉此嚇退牠們。儘管電鱝以使用「內建電擊槍」進行狩獵而聞名,但這是第一篇研究顯示,牠們也...
來到台東成功漁港,地上放了一排又一排漁獲,漁民分工合作,有的在秤重、貼上價錢重量紙條;有的在割鰭、割頭、割內臟;有店家拿起軟水管,沖刷地上的黏液、血跡。 有漁船靠岸了。漁民從甲板上拉出一條又一條俗稱水鯊的大青鯊上岸,牠們的皮膚滑滑亮亮,眼睛清澈發光。突然有民眾輕呼,原來這時有一大條紅肉ㄚ髻鮫要上岸,擁有廣闊視野優勢的牠,顯然沒能逃過一劫。「啪啪」、「啪啪」,另外有兩條身長只有前臂大的小錘頭鯊也被堆疊起來,等待下一輪秤重、切割、運送。這些海中頂級掠食者,已不再掙扎。
臺灣多了3種鯊魚或將禁捕!農業部於3月6日預告修正「大白鯊、象鮫及巨口鯊漁獲管制措施」,將增列我國沿近海域禁止捕撈污斑白眼鮫、平滑白眼鮫及蝠鱝科所有種,並與現行規定禁捕的大白鯊、象鮫、巨口鯊統稱為軟骨魚類。
巴西海岸的鯊魚體內發現了用於驅動手機和電動車的元素,但來源與後續影響依舊成迷。 巴西南部海岸的鼬鯊(Galeocerdo cuvier,又稱虎鯊)吃下了大量來自手機、電動車,以及其他科技產品中的汙染物。 這些汙染物中包含了「稀土元素」。「稀土元素」是17種存在於自然環境中的金屬總稱,同時也是現代世界運作的基石。但在鯊魚體內發現的稀土元素,卻引發了人們的擔憂,尤其正值國際監管機構考慮批准深海稀土元素開採計畫,以及電子廢棄物流入海洋的情況日益嚴重之際。研究作者們指出,這是人們第一次在鯊魚體內發現這些與科技息息相關的元素。 「這個問題乏人問津。」巴哈馬伊柳塞拉角研究所(Cape E...
非法毒品工廠疑似將有害物質排入海中,這可能會傷害巴西尖鼻鯊和其他海洋生物。 這件事聽起來或許像是B級電影的情節,不過在里約熱內盧的近海水域,真的有「古柯鹼鯊魚」在徘徊。 根據專家對巴西尖鼻鯊(Brazilian sharpnose shark,又稱巴西曲齒鯊)所做的最新分析,已有非法藥物流入海洋汙染魚類,這是前所未有的發現。 在這項研究中,研究人員解剖了2021年9月至2023年8月期間,漁民在班代蘭特斯休閒區(Recreio dos Bandeirantes)附近水域意外捕獲的13條鯊魚;班代蘭特斯休閒區是一個位於里約熱內盧的社區,沿海有長長的珍珠白海灘。 這13條鯊...
模樣憨厚呆萌的海龜、聰敏機靈的鯨豚,或是多采多姿的珊瑚,都是海洋中的美麗風景,卻正遭逢生存危機。其實看似較嚇人的鯊魚,也需要您的愛護。因為海洋急需鯊魚! 鯊魚的運氣不太好,常常被塑造成冷酷、兇殘或嗜血的形象,出現在電影或其他影像作品裡。其實根據科學家對於目前已知的500多種鯊魚研究,得知鯊魚天性溫和,甚至害羞,不主動親近人,因此更別提主動傷害人類了。反倒是人類每年殺害高達一億隻鯊魚,造成鯊魚數量年年崩壞式下降,全球三分之一鯊魚物種,已被國際自然保護聯盟(International Union for Conservation of Nature,IUCN)列為「瀕危」物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