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先登入
AD
標籤
共 3 筆相關資料
環境資訊中心記者 袁慧妍報導 [11/16更新:關於5/13疑遭犬殺的水獺情況]金門縣野生動物救援暨保育協會11月14日在臉書發文,9月25日在金門慈湖魚塭發現一隻約兩個月大的幼獺遭犬殺,是為今年度第二宗歐亞水獺犬殺事件。協會稱,金門持續有大型遊蕩犬活動,甚至有犬隻進入國家級濕地及國家公園範圍,追趕瀕危物種琵嘴鷸,呼籲政府正視離島遊蕩犬問題。農業部動物保護司副司長陳中興表示,金門縣府可在遊蕩犬熱區發佈公告禁止餵養。
環境資訊中心記者 袁慧妍報導 金門縣政府金沙溪人工湖工程計畫本預計最快11月施工,立委洪申翰和生態團體於10月13日召開記者會,指計畫範圍為歐亞水獺及保育類鳥類的重要棲地,也有海水倒灌與淹水疑慮,但縣府不顧生態檢核報告,仍照原方案送審。水利署表示會暫緩該案「前瞻水環境計畫」的工程撥款,而在記者會召開隔日,縣長陳福海承諾暫緩工程。
整理:廖禹婷(環境資訊中心記者) 去年綠色和平發起「保育類野生動物的微塑膠汙染」研究調查,相繼在臺灣水鹿和嘉明湖棲地發現微塑膠,5月26日再度公布在臺灣本島已經滅絕、金門獨有的「歐亞水獺」排遺及其生活水域發現微塑膠,微塑膠檢出率皆將近八成。 近來歐亞水獺遭路殺事故頻傳,學者也指出,塑膠垃圾大量出現在水獺棲地,除了裂解成更多微塑膠,也會阻塞水獺原本的行經水域路線,間接導致水獺必須改道、增加路殺可能性。
最新除碳技術,加入拯救地球競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