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共 8 筆相關資料
我的部落以西北太平洋岸的一條河為家,那條河病了,我們的鮭魚逐漸死去。於是我們開始行動,拯救河川與鮭魚。 撰文:莫莉.邁爾斯 我很幸運在傳統的卡魯克家庭長大──依循自然界的年度循環,進行汲網捕魚、復甦儀式和文化焚燒。我成長期間,我父親在北加州伊希皮希瀑布汲網捕魚後,會開著鏽色的老雪佛蘭卡車回家,車斗載滿了亮晶晶的áama(鮭魚)。我們會熬夜處理魚,把魚肉條掛在燻製房,驅趕熊隻。 我們身為卡魯克人,是鮭魚人,是河川人。我們是修補世界的人。我們學到,我們和魚的關係是互惠的,只要有一個卡魯克人在捕魚,鮭魚就會受召喚,逆流而上供給我們所需。 20...
每到過年除舊布新,舊沙發、舊桌椅、舊櫥櫃等家具當成垃圾丟掉是常見景象,各地清潔隊也會公告大型垃圾的清運時間及地點。根據環保署統計,過去五年來(2014~2018年)全國巨大垃圾的產生量從12萬噸成長到近15萬噸,漲幅將達25%;回收再利用率卻從2014年的54%,降到2018年的37%只剩5.6萬噸,其餘巨大垃圾多送往焚化爐或衛生掩埋,造成環境負擔。 而深究其因,或許與平價家具興起有關,近年來家具市場不再講求耐用而是注重價格低廉,導致許多家具僅使用一兩年就被丟棄,而過去用不壞的家具,則因價格較高而不受消費者青睞。 喜新厭舊是人之常情,要如何在家具替換與減廢間取得平衡,或許「以租代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