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站搜尋 電子雜誌搜尋

AD

ad970250

不錯過任何知識訊息,立即加入國家地理官方Twitter

防疫期間遠端工作,請利用客服信箱聯繫。

Oct. 31 2019

從獵鷹到賞鷹 灰面鵟鷹、赤腹鷹過境臺灣,能不能用總統級規格接待?

  • 每年國慶日前後過境臺灣的灰面鵟鷹,並有大量族群停留滿洲鄉夜棲。攝影:楊建鴻

    每年國慶日前後過境臺灣的灰面鵟鷹,並有大量族群停留滿洲鄉夜棲。攝影:楊建鴻

  • 灰面鵟鷹10月過境來台時,最大的威脅曾是人為獵捕。(資料照片)攝影:陳王時;北觀風景區管理處、台北鳥會提供

    灰面鵟鷹10月過境來台時,最大的威脅曾是人為獵捕。(資料照片)攝影:陳王時;北觀風景區管理處、台北鳥會提供

  • 屏東縣滿洲鄉里德橋是著名的賞鷹點,10月常聚集大批的賞鳥遊客,這也帶動社區生態旅遊的契機。攝影:廖靜蕙

    屏東縣滿洲鄉里德橋是著名的賞鷹點,10月常聚集大批的賞鳥遊客,這也帶動社區生態旅遊的契機。攝影:廖靜蕙

  • 赤腹鷹2004-2019年族群數量監測資料。。圖片來源:臺灣猛禽研究會提供

    赤腹鷹2004-2019年族群數量監測資料。。圖片來源:臺灣猛禽研究會提供

  • 國慶鳥灰面鵟鷹2004-2019年族群數量監測資料。圖片來源:臺灣猛禽研究會提供

    國慶鳥灰面鵟鷹2004-2019年族群數量監測資料。圖片來源:臺灣猛禽研究會提供

  • 小小赤腹鷹,經過發報器追蹤,每年為了繁殖、度冬,橫跨中國山東到印尼蘇拉維西島。攝影:蔡岱樺

    小小赤腹鷹,經過發報器追蹤,每年為了繁殖、度冬,橫跨中國山東到印尼蘇拉維西島。攝影:蔡岱樺

1

護野鳥反獵鷹之後,過境鳥保育(上)

總統蔡英文7月訪問加勒比海友邦,途中過境美國紐約,被視為「外交突破」。其實每年10月,臺灣也有灰面鵟鷹過境祝賀國家生日,更早則有赤腹鷹,牠們在前往南方的度冬棲地前,大舉過境臺灣的壯觀畫面,令人讚嘆。只是,身為過境廊道中繼站的臺灣,又端出怎樣的待客之道,禮遇這群嘉賓?過境鳥保育策略能不能再提高規格,達成突破?

每年國慶日前後過境臺灣的灰面鵟鷹,並有大量族群停留滿洲鄉夜棲。攝影:楊建鴻

每年國慶日前後過境臺灣的灰面鵟鷹,並有大量族群停留滿洲鄉夜棲。攝影:楊建鴻

灰面鵟鷹10月過境來台時,最大的威脅曾是人為獵捕。(資料照片)攝影:陳王時;北觀風景區管理處、台北鳥會提供

灰面鵟鷹10月過境來台時,最大的威脅曾是人為獵捕。(資料照片)攝影:陳王時;北觀風景區管理處、台北鳥會提供

或許是過境時,鋪天蓋地的印象讓屏東滿州鄉民誤以為是取之不盡的自然資源,人為捕食曾是國慶鳥的陰影。如今在政府嚴格執法查緝下,獵捕壓力雖降低了,但是過境途中能不能取得充分的食物、獲得安全舒適的休憩環境補充體力,都關係著牠們族群興亡。

各國民情影響保育對策,臺灣先控管人類獵捕

過境鳥顧名思義,是指前往度冬或繁殖棲地途中,短暫停留臺灣數天的野鳥。東亞四種以群體形式長程遷徙的猛禽包括赤腹鷹(Accipiter soloensis)、東方蜂鷹(Pernis ptilorhynchus)、灰面鵟鷹(Butastur indicus)和日本松雀鷹(Accipiter gularis),尤以國慶日前後過境臺灣,有國慶鳥之稱的的灰面鵟鷹深受國人關注。

AD

ads-parallax

10月中旬,最後一批灰面鵟鷹陸續離開臺灣。屏東滿州鄉里德橋是著名的賞鷹熱點,下午近5點,聽說前一晚還有大群的國慶鳥落腳對面的樹林,吸引遊客停駐等候。由內政部營建署墾丁國家公園管理處培訓的里德社區解說員,也帶著遊客來此解說。此時,空中只偶爾出現零星的個體,大多數的國慶鳥已經離開此地往南度冬去了。

賞鷹的盛況熱絡,讓人難以想像,國慶鳥曾是當地人補充蛋白質來源。農委會林務局屏東林區管理處恆春工作站承辦孫士峯說,滿州過去有吃灰面鵟鷹的紀錄,或許是因為過境時鋪天蓋地的景況,讓居民以為抓來吃沒什麼。據當地人形容,他們將鵟鷹煮湯加菜豆干當食補。現在已經不吃了,但還是有人因獵奇想吃,買賣是讓獵捕行為持續的主因。

獵人利用對灰面鵟鷹習性的了解,知道夜棲樹上,只要強光照射就令其僵住不動,再利用彈弓(或槍枝)打下來。滿州當地過去也吃伯勞鳥,也會在私人農地上發現鳥仔踏,每年巡查過程,除了拆鳥仔踏,也會拆鳥網。

為遏止非法獵捕候鳥,保護自北方遠來的過境鳥,每年秋季集結了地檢署、墾管處、保七總隊第八大隊、屏東林管處、屏東縣政府警察局等單位舉行「護野鳥、反獵鷹」專案會議,並結合地方及民間團體力量,查緝、遏止盜獵。這項執法奏效,這幾年只有零星發現,今年也查緝4件違規案例。

自從環保意識抬頭,生態解說開闢了另一種生計來源,只要灰面鵟鷹年年來,就有賞鷹的人,以及解說導覽的機會。只是,過境鳥保育少了人為獵捕,還有更重要的任務。

屏東縣滿洲鄉里德橋是著名的賞鷹點,10月常聚集大批的賞鳥遊客,這也帶動社區生態旅遊的契機。攝影:廖靜蕙

屏東縣滿洲鄉里德橋是著名的賞鷹點,10月常聚集大批的賞鳥遊客,這也帶動社區生態旅遊的契機。攝影:廖靜蕙

過境鳥保育:建立棲地廊道概念 「過境地有如休息站」

2004年開始,墾管處委託臺灣猛禽研究會進行遷徙性猛禽調查,今年委託高雄醫學大學副教授陳炤杰研究團隊,加上猛禽會持續既有的調查,至今已邁入第15個年頭。研究調查人員在猛禽過境期間,於墾丁的凌霄亭數鳥,今年赤腹鷹監測數據,截至昨(30日)為止,共25萬7708隻、灰面鵟鷹7萬441隻,都是近十年來新高。

赤腹鷹2004-2019年族群數量監測資料。。圖片來源:臺灣猛禽研究會提供

赤腹鷹2004-2019年族群數量監測資料。。圖片來源:臺灣猛禽研究會提供

國慶鳥灰面鵟鷹2004-2019年族群數量監測資料。圖片來源:臺灣猛禽研究會提供

國慶鳥灰面鵟鷹2004-2019年族群數量監測資料。圖片來源:臺灣猛禽研究會提供

然而,許多過境鳥種的數量往往容易低估,因出現時間較為短暫、零散,且不同種類的過境時間也不相同,難以找到針對所有過境鳥通用的有效監測方式,也難受到足夠的重視。

農委會特有生物研究保育中心棲地生態組長林瑞興解釋,「過境」是指遷徙物種到度冬地或繁殖地間途經之處,通常時間局限又波動性大,與過境(例如臺灣)棲地的連結也較低;若要適當反應族群趨勢,需要投入相當高的監測資源。

即使如此,個別鳥友將觀察目擊記錄,輸入eBird資料庫,仍有助於觀察長期趨勢。中華民國野鳥學會副秘書長呂翊維說,過境棲地關乎過境鳥存活,這些過境棲地對於鳥類的影響,雖非立即可見,卻可能因食物不足、休息不夠,而削弱族群能量、使族群逐漸凋零。

「就好比數百公里的高速公路上,沒有任何休憩點,長久駕駛下,過度消耗體力,肇事率也跟著增加。」呂翊維解釋。

「重要過境棲地」如同中途加油站的概念,一旦棲地破壞,造成的影響無法估算。林瑞興舉例,這樣的效應從中國沿海(例如渤海灣),原本是水鳥過境重要棲地;大舉開發後,對東亞澳遷徙的水鳥影響顯著,成為近年來國際重視的保育議題。

討論遷徙族群,通常必需將整條遷徙路線列入考慮。臺灣猛禽研究會理事楊建鴻說,若以臺灣的角度來看,許多遷徙鳥類長期且穩定使用的繁殖地、中繼站、度冬地,都應維繫管理好這些已知的棲地環境。

其次,遷徙路線上某一個環節,都可能影響遷徙物種的族群趨勢。因此,要制定合適的保育策略,必須從遷徙路線上的國際合作和長期監測著手。

祕書長蔡岱樺也說,影響過境猛禽來台族群數量多寡的因素非常多,可能遷徙過程受路徑上的天候因素,如風向或颱風等影響,而改變飛行路徑往不同的方向而去;或當年繁殖數量多寡,也是影響過境臺灣數量的原因。了解這些物種遷徙路徑的最好方法,莫過於裝發報器繫放、監測,了解遷徙路徑是否一致,以及了解途經的地區和國家。

臺灣猛禽研究會即與墾丁國家公園管理處,2016、2017年兩年的經費支持之下,透過12隻背著衛星發報器的赤腹鷹,首次了解其遷徙路徑。赤腹鷹離開臺灣後,南下至菲律賓維薩亞斯群島、民答那峨島到印尼蘇拉維西島、布魯島,而數隻個體在隔年春天後於中國山東省、河南省、浙江省、江西省等地繁殖。

小小赤腹鷹,經過發報器追蹤,每年為了繁殖、度冬,橫跨中國山東到印尼蘇拉維西島。攝影:蔡岱樺

小小赤腹鷹,經過發報器追蹤,每年為了繁殖、度冬,橫跨中國山東到印尼蘇拉維西島。攝影:蔡岱樺

這麼廣大的範圍、牽涉不同的國家民情、社會現況,都說明遷徙鳥類保育的繁雜程度。臺灣無論提供遷徙鳥類過境的廊道或繁殖、度冬棲地,實在需意識到在這些事情上的責任。對於過境猛禽保育,「必須持續反獵鷹,排除人為獵捕的壓力。」蔡岱樺說。這才是待客之道,而且只是起步。(系列報導上,接下篇

灰面鵟鷹除了10月中旬是過境恆春半島的高峰期,依據中華鳥會網頁,「鷹群會先在滿州鄉山區集結過夜,隔天再經鵝鑾鼻越過巴士海峽前往南洋地區渡冬」,國慶日前後是鷹群最多時,因此稱為「國慶鳥」;隔年4月北返時,會從南洋地區再度過境臺灣,此時會以八卦山脈為落腳點,中部居民稱之為「南路鷹」,又因多在清明時期來訪,又有「清明鳥」之稱。

 

環境資訊中心 特約記者廖靜蕙 屏東報導

本文轉載自「環境資訊中心」網站,內容由許多專家學者及民間環團,提供國內外環境教育與環保資訊;主題涵蓋全球變遷、溫室氣體控制、環保生活、環境污染防治、生態保育、能源節約與能源效率、綠建築等各面向。期許能替沒有選票的山林、濕地、海洋、土地發聲。

MAR. 2024

揭開神祕的馬雅城邦

光達偵測發現了,6000多座遺址,揭開馬雅古文明數百萬人的生活全貌。

揭開神祕的馬雅城邦

AD

熱門精選

AD

AD

Subscribe
立即訂閱
keyboard_arrow_up

AD

ad9702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