插圖示意,由許多天線組成的「特大天線陣」(VLA,全名為Karl G. Jansky Very Large Array),正在取得一「快速電波爆發」精確位置的情景,天線共同指向的位置即為”FRB121102”來源之宿主星系。Credit: Danielle Futselaar (www.artsource.nl)
快速電波爆發是一種能量極強,歷時極短(百萬分之一秒)的電波,自首度發現以來,成因一直不明。2007年時,本來打算在「帕克斯電波望遠鏡」(Parkes Radio Telescope)舊存檔資料中發掘新「波霎」(pulsar)的研究員,意外找到一個「快速電波爆發」事件(該次爆發事件發生在2001年)。那是「快速電波爆發」首次獲得發現。
接下來,團隊的觀測組又再使用歐洲特長基線干涉陣列網路(EVN)、300米口徑的William E. Gordon望遠鏡(隸屬於阿雷西波天文臺)、美國國家科學基金會的特長基線陣列(VLBA),藉由這些望遠鏡的觀測,推斷出天體更精確的位置。
示意圖:”歐洲特長基線干涉陣列網路”有散佈在全球好幾個地方的天線,如插畫所見的概念,這個網路與位在波多黎各的阿雷西波天文臺 300 米William E. Gordon 望遠鏡相連,取得了FRB121102 位在宿主星系中的更精確位置。Credit: Danielle Futselaar (www.artsource.n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