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站搜尋 電子雜誌搜尋

AD

ad970250

不錯過任何知識訊息,立即加入國家地理官方Twitter

防疫期間遠端工作,請利用客服信箱聯繫。

Jan. 27 2015

驚見河馬同類相食:動物界的漢尼拔

  • 驚見河馬同類相食:動物界的漢尼拔

    驚見河馬同類相食:動物界的漢尼拔

1

這種情形很罕見,然而動物在食物嚴重缺乏時,的確會吃掉自己的同類。

餓到「凍袂條」的河馬有了新的定義:科學家記錄到了河馬同類相食的實例。

2014年,保育生物學者Leejiah Dorward南非克魯格國家公園旅行時看見一隻河馬在一條河邊,吃著另一隻河馬半浮半沉的屍體。「當時我驚呆了。在此之前,我從沒聽說過河馬會這樣,」在英國牛津大學攻讀博士的Dorward說。

回到倫敦後,Dorward搜尋研究文獻,結果發現河馬之間同類相食的行為只被描述過一次——是由S. Keith Eltringham在1999年提出的。一般被認為是食草動物的河馬先前也曾表現出食肉行為;在一份1998年的研究論文中,Joseph Dudley指出有兩隻河馬殺死並吃下了一頭飛羚。

AD

ads-parallax

美國北卡羅來納大學的生物學者David Pfennig表示,吃自己的同類有某些好處。「自己的同類完美具備了你可能需要的養分,」他說。

這麼做也是有代價的,其中最大的代價就是病原體傳播的潛在可能。「你被人傳染疾病的可能性,比你被家中寵物貓傳染的可能性來得高,」Pfennig指出。

因此,他說,同類相食的行為相當罕見,一般來說只有在條件極為惡劣、吃下現成食物能得到的好處遠超出遭到疾病傳染的風險時才會發生。

的確,先前記述過的河馬食肉情形都是在嚴重乾旱時發生的。然而,2014年4月Dorward目睹河馬同類相食的時候,那個區域的降雨量非常充足,這令他對事情為何會發生感到十分困惑。

為了找出原因,他目前正致力於記錄非洲其他河馬同類相食的案例。「這種行為太罕見了,所以我們要依賴其他人的回報,」Dorward說。他的新研究論文發表於1月7日的《非洲生態學》期刊(African journal of Ecology)。

河馬並不是唯一一種令人意想不到的同類相食者。以下有幾個其他的例子。

虎皮蠑螈
窮盡職業生涯研究虎皮蠑螈同類相食行為的Pfennig說,這種北美洲原生爬行動物的卵在短暫存在的小水坑中孵化,例如雪融水形成的水窪。在這種很快就會消失的棲地中,虎皮蠑螈的幼蟲若要活到成年,就必須快速成長。所以,為了加快成長的速度,有些幼蟲會同類相食。根據Pfennig所言,這些會吃掉同類的幼蟲看起來與其他的幼蟲不同,牠們的頭部較大、嘴巴較寬,牙齒也比較尖銳。

在乾燥的美國西部,有些地方的虎皮蠑螈幼體中,屬於同類相食型態的比例可達三分之一。

懶熊
原生於印度、以昆蟲為食的懶熊同類相食的行為在大約一年前引起了科學家的關注,當時美國華盛頓特區的史密森尼國家動物園有一隻懶熊媽媽吃掉了自己的後代。懶熊寶寶們的媽媽Khali過去曾經成功撫育過小懶熊,而保育員至今仍不明白是什麼原因讓牠殺死並吃掉了兩隻自己的寶寶。

不過動物園的工作人員扛下了24小時照顧僅存的懶熊寶寶的工作,將牠背在背巾中,並且以奶瓶餵牠喝奶。現在這隻小懶熊依然存活著,而且很健康。

黑猩猩
珍.古德(Jane Goodall)在1977年描述了黑猩猩同類相食及殺嬰的行為。做出這些行為的黑猩猩,公母都有。

起初科學家認為這些只是個案,但是一份於2007年發表在《當代生物學》(Current Biology)期刊的研究論文記錄了這種行為的其他案例,就連母的黑猩猩都有——母黑猩猩曾經被認定比具有攻擊性的公黑猩猩要來得溫和。Pfennig認為,黑猩猩同類相食的行為可能是為了減少在食物與伴侶方面的競爭——也有可能是因為其他黑猩猩的確就是很棒的一餐。

正所謂六親不認啊。

 

撰文:Carrie Arnold, National Geograpphic
編譯:向淑容

TwitterGoogle+上關注作者Carrie Arnold

APR. 2024

真菌潛力無限的奇妙世界

這個鮮為人知的龐大生命網路,如何影響地球萬物與人類未來

真菌潛力無限的奇妙世界

AD

熱門精選

AD

AD

Subscribe
立即訂閱
keyboard_arrow_up

AD

ad9702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