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
乍看之下,在中國東北出土、年代在1億2000萬年前的化石群,看起來像是一窩幼恐龍與一隻負責照顧牠們的成年恐龍。「我和大家一樣,也覺得看起來是那樣,」最近研究了這批特殊化石的古生物學家布蘭登.赫德瑞克說。這片寬約1公尺的化石群是農民發掘出來的,但他們沒有挖掘到周圍的特徵,例如巢穴的邊緣,如果有,會有助於說明這些恐龍當時在做什麼。赫德瑞克愈深入檢視細節,愈發現牠們不像是一群同巢的恐龍。 他提供了兩種其他可能性。這些恐龍可能是躲在一個地下巢穴裡,但洞穴坍塌壓死了牠們。這種恐龍名為鸚鵡嘴龍,因為巨大的喙部而得名(牠們的學名為Psittacosaurus,意思是「鸚鵡蜥蜴」),可能生活在有很多個體...
繞地球軌道運行25年來,哈伯太空望遠鏡拓展了人類知識的疆界,也開啟了大眾對宇宙的想像。然而,哈伯從最初的構想到升空運作的歷程,可謂命運多舛。 最早提出太空望遠鏡構想的是天文物理學者萊曼‧史匹茲,他在1946年的論文中提出,相較於陸地上的天文望遠鏡,太空望遠鏡有兩個優點:首先,地球的大氣層會模糊並扭曲來自星體的光,但是在地球大氣層之上運行的天文望遠鏡不會受此影響。第二,大氣層會吸收來自恆星及其他天體高溫現象的紫外線,使得地球上的儀器無法偵測到這些現象;天文望遠鏡可以避免這個問題。史匹茲提出他的構想後,建造大型太空望遠鏡的想法逐漸成為學界共識。1977年,在美國航太總署與史匹茲為首的學術社群...
A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