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站搜尋 電子雜誌搜尋

AD

ad970250

標籤

#221期

共 18 筆相關資料

我們將住在什麼樣的地球上?
科學與新知|
Apr. 01 2020

我們將住在什麼樣的地球上?

2070世界地球日 我們將住在什麼樣的地球上? 撰文:李永適 新型冠狀病毒在全球肆虐。封城、社交隔離、旅遊警示,我們被迫改變了生活方式,經濟活動降到最低點,人聲鼎沸的國際級都市變得空無一人,從歐洲太空總署發布衛星觀測影像可清楚看到中國與義大利上空的大氣二氧化碳濃度在三個月內大幅下降。 新型冠狀病毒短時間內讓我們看見了人類活動對地球的影響,然而工業化與全球化帶來更多長久且無法逆轉的改變,這一期〈世界地球日50週年專刊〉我們首度以雙封面的形式回顧過去50年地球環境史上的里程碑,同時想像50年後世界地球日屆滿100年時地球會是什麼樣子。 我們模擬了兩種情境:樂觀與悲觀。...

通往2070年之路
環境與保育|
Apr. 01 2020

通往2070年之路

通往2070年之路 撰文:克雷格.威爾許 CRAIG WELCH 攝影:大衛.古騰菲爾德 DAVID GUTTENFELDER 電動車之旅,揭示了新想法可以如何協助我們,推動邁向永續未來的旅程。 在太平洋岸邊因風吹日曬而褪色的海濱步道上,立著一座轉動中的太陽能摩天輪。約100公尺外,有個標示舊66號公路終點的標誌。聖塔莫尼卡碼頭是綠能和汽車發展史交會的地方,這裡似乎是駕駛電動車橫越美國的最佳起點。 66號公路是美國最早的全天候公路之一,起點在芝加哥。從1930年代開始,直到因州際公路出現而少有人使用為止,這條公路運送了數百萬名中西部移民,抵...

未來之戰
環境與保育|
Apr. 01 2020

未來之戰

未來之戰 撰文:勞拉.帕克爾 LAURA PARKER 氣候變遷在世界各地引起混亂,年輕人正積極行動,並要求大人有更多作為。 前有瑟玟,後有葛蕾塔,在兩人一前一後出現在大眾面前的這段期間,各地年輕人為了說服大人採取重大措施對抗氣候變遷而展開了長期奮戰。葛蕾塔.童貝里是瑞典的環保少女,也是最新一個敲響警鐘的孩子。加拿大溫哥華的環境科學家之女瑟玟.卡莉絲-鈴木則是第一個。 1992年,12歲的瑟玟跟另外三名年輕行動家前往參加里約熱內盧的聯合國氣候變遷會議。在那之前四年,聯合國剛創立政府間氣候變遷委員會,該組織如今已是氣候科學權威,當時各國領袖還不習慣聽小孩教訓他們。...

時猶未晚
環境與保育|
Apr. 01 2020

時猶未晚

時猶未晚 憑藉創意巧思、同情心和毅力,我們可以想出辦法解決地球的大難題。

重新開始的新契機
環境與保育|
Apr. 01 2020

重新開始的新契機

重新開始的新契機 撰文:艾瑪.馬里斯 2070年的生活會變得不一樣,氣溫也會更高。但我們終究會找到方法限制碳排放、擁抱自然、欣欣向榮。 我母親留著中分的棕色長髮。她正將桉樹的種莢縫到淺綠色皺褶布料的連身裙上,和朋友一同笑著。此時她19歲。 那是1970年2月,離第一屆世界地球日還有幾個月。加州聖荷西州立學院的學生將舉辦一場「生存慶典」,並打算在這段期間「埋葬」一輛全新的黃色福特Maverick。這輛車和所有的內燃機引擎將被宣告死亡,因為它們排放的汙染物在聖荷西和世界各地城市助長了貼近地面的骯髒煙霧形成。《舊金山紀事報》記者保羅.埃弗里寫道,這輛車「在一列遊行隊伍...

人類的印記
環境與保育|
Apr. 01 2020

人類的印記

人類的印記 撰文、製圖:艾琳.波曼-瓦波里斯、馬修.W.夸斯提克 IRENE BERMAN-VAPORIS AND MATTHEW W. CHWASTYK 我們砍伐森林。我們犁耕草原。我們製造汙染且過度漁撈。這些所作所為正對地球產生深遠改變:人類造成的壓力已讓地球表面的三分之二改變樣貌。1970年至今,脊椎動物的族群數量急劇下降。根據2019年一份政府間報告,高達100萬種植物和動物面臨滅絕,這是全球估計物種總數的八分之一。

我們能為世界做什麼?
環境與保育|
Apr. 01 2020

我們能為世界做什麼?

我們能為世界做什麼? 繪圖:托米.烏姆 單憑個人行動無法處理全球問題。但每個人可以做好自己的部分以減少環境問題,並投注更多心力尋找解決方案。 A:在家裡 作一個環保的寵物飼主:謹慎使用含有殺蟲劑的除蚤和除壁蝨產品。避免使用經由露天採礦製成的貓砂。將食物浪費降到最低:運用數位飲食規畫表計算食材與分量,使你購買和烹煮的每樣東西都會被吃掉。學習如何貯存食物以延長它們的使用期。以堆肥取代送往垃圾掩埋場的方式處理食物殘渣和廢棄物。確保用適當方式為你的房屋隔熱,以節能的窗戶替換老舊、漏風的窗戶。 B:在店裡 讓你喝咖啡的習慣變得更環保。為你的膠囊咖啡機準備可重複使用的濾...

我們共同的新挑戰
環境與保育|
Apr. 01 2020

我們共同的新挑戰

我們共同的新挑戰 撰文:查爾斯.C.曼恩 1970年的可怕預言,在很多方面啟發了改善人類生活的行動。如今,我們再一次受到考驗。 我曾參加1970 年第一屆世界地球日遊行,這麼一說馬上就自曝年齡了。記憶中,當時的氣氛既歡樂又嚴肅。歡樂是因為,那是美國有史以來,大家首次共同頌揚我們身處的自然世界;嚴肅是因為,講臺上正宣告著關於這個自然世界未來命運的可怕預言。 當時處處可聽見類似的警告。曾獲諾貝爾獎的生物化學家喬治.沃爾德在羅德島大學演說時向聽眾闡明,倘若不立即採取行動,人類文明將在15 到30 年內結束。根據《人口爆炸》作者、史丹佛大學生物學家保羅.埃爾利希的看法,...

來自科學與創新的第一線報導
科學與新知|
Apr. 01 2020

來自科學與創新的第一線報導

乾淨的能源 如何用海浪發電 一家瑞典公司發明了一種裝置, 能從攪動的海浪中生產便宜又乾淨的能源。 這個裝置從海浪的潮起潮落獲得能源,並將其轉化成電力。這項來自瑞典公司生態波浪能(Eco Wave Power)的科技,利用了由浮板和液壓活塞組成的精密系統,當海浪流經這座裝置時,浮板會上下晃動,為活塞加壓或減壓。往復運動的活塞產生的壓力就會為液壓馬達提供動力;它的機械能會透過發電機轉化成電力。由於此裝置是固定在海岸結構上(例如防波堤),它的建置成本較其他相似的離岸設備低。—ANNIE ROTH

重返生機的動物
環境與保育|
Apr. 01 2020

重返生機的動物

重返生機的動物 1980年代,中國的大貓熊數量約在1100隻上下。現在,經過數十年集中心力的保育,大貓熊已經脫離瀕危物種名單。棲地保育、反盜獵的努力和圈養繁殖計畫的進步,可以為生物圈中嚴重瀕危的成員提供救命索。2019年,國際自然保護聯盟的受脅物種名錄中一共有十種生物的保育狀態有進步。還有更多物種需要幫助,包括這些保育人士試圖從滅絕邊緣救回來的動物。 —NINA STROCHLIC

APR. 2024

真菌潛力無限的奇妙世界

這個鮮為人知的龐大生命網路,如何影響地球萬物與人類未來

真菌潛力無限的奇妙世界

AD

熱門精選

AD

AD

Subscribe
立即訂閱
keyboard_arrow_up

AD

ad9702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