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
標籤
共 4 筆相關資料
所有的恆星都是要熄滅的,如果那時宇宙間依然有文明存在,他們要如何存活? 霍金最大的成就,是論證了黑洞並不是真正「黑」色。 黑洞之所以叫黑洞,是因為它的引力極其巨大。按照廣義相對論的計算,只要進入了它的邊界,任何物質都無法逃脫,連光也出不來。但是根據熱力學,黑洞應該有熵(Entropy),所以應該有溫度,所以應該有光,這構成了矛盾。霍金把量子力學加入算式之中,成功找到了讓黑洞也能發出光的機制;這被命名為霍金輻射(Hawking radiation)。2002年霍金曾經表示,他希望把這個結果刻在自己的墓碑上。 雖然現在還沒能實驗觀測到它的存在,但幾乎所有物理學家都被它說服了;如果...
黑洞最後會怎樣結束? 圖片來源:123rf.com.cn正版圖庫 黑洞最後會怎樣結束?這是一個很好的科學問題。 我們知道,恆星的生命並不是無限長的,最終都會變成其他天體。比如在大約50億年之後,我們熟悉的太陽將從恆星變成紅巨星。但是宇宙中有些天體如果不管它,讓它自生自滅,它可能真的會一直存在下去,比如恆星演化到最後能夠形成的白矮星和中子星,絕大部分都會一直存在下去,目前不知道有什麼機制會讓他們自己消失或變成別的天體。 但是黑洞還真是很不同。首先我們看看真實的宇宙中都有哪些,以及會有哪些黑洞?目前天文學家們已經發現的黑洞主要有兩類。 一類是質量約太陽質量幾倍到幾十倍的黑洞,算...
史蒂芬·霍金(Stephen Hawking)站台的這項計畫:雷射光束推進奈米太空船至半人馬座阿爾法星系(Alpha Centauri),仍有一堆問題待解決。 距離地球4.37光年,在南半球夜空中閃耀著藍色光芒的,是一個三合星系統。PHOTOGRAPH BY ESO 俄羅斯億萬富豪米爾納(Yuri Milner)欲探索太陽系鄰居,除了砸下重金,還找來物理學家史蒂芬·霍金,聯袂進行一項名為「突破星擊」(Breakthrough Starshot)的太空計畫。這裡頭到底有什麼名堂?就讓我們一起看下去。 奈米太空船如何完成任務? 任務目的是傳送郵票般大小的太空船到距離地球最近的星...
極輕暗物質電腦模擬中的暗物質暈(dark matter halo),孤立子位於中心高密度的紅色區域。圖片來源:台灣大學天文所。 看了英國大導演諾蘭的科幻電影《星際效應》(Interstellar),經過緊張萬分、炫目迷人的太空之旅後,是不是讓你對黑洞充滿好奇呢?18世紀以來,黑洞向來就是從未被停止研究的理論,1974年,讓英國物理學家霍金(Stephen Hawking)一舉成名的「霍金輻射」,正是所謂的黑洞現象。那麼類星體、暗物質、黑洞又有什麼關係呢?臺灣大學天文所教授闕志鴻領導的研究團隊,在 2014 年 12 月出版的國際期刊《物理評論快報》(Physical Rev...
A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