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站搜尋 電子雜誌搜尋

AD

ad970250

標籤

#野生動物

共 15 筆相關資料

澳洲駱駝大難題
環境與保育|
May. 01 2025

澳洲駱駝大難題

19世紀從中東與亞洲進口的駱駝,如今在乾旱的澳洲內陸繁衍興盛。不過,久旱和氣候變遷引發了尖銳的問題,讓人不禁要問,駱駝是否應該生活在這裡。 撰文:尚恩.威廉斯 SEAN ILLIAMS 攝影:馬修.亞伯特 MATTHEW ABBOTT   傑克.卡莫迪會在YouTube上介紹澳洲內陸經營牧牛站所需的技能和工作,包括修補餵食槽、加強圍欄、射殺闖入者等粗重的工作,吸引了為數可觀的訂閱者。所謂的闖入者是指野馬和野驢,還有一種特別具破壞力的入侵種:駱駝。駱駝在19世紀引進,目的是要協助殖民者探勘廣袤的澳洲內地,如今卻在內陸各地造成破壞,摧毀卡莫迪家族的牧場,也就是澳洲人所...

來自我們攝影師的作品
旅遊|
Dec. 01 2024

來自我們攝影師的作品

動物 「在馬賽馬拉捕捉到的這個瞬間輕輕地提醒了我,這片廣袤草原上的每一種互動,不管多麼小,背後都有一個更大的故事。」 一場熱帶風暴剛過不久,一隻牛椋鳥想要停在馬賽長頸鹿的脖子上。牛椋鳥會啄食可能附著在大型動物身上的寄生蟲。

深入探索歐洲野化之路
環境與保育|
Nov. 01 2024

深入探索歐洲野化之路

在羅馬尼亞喀爾巴阡山脈的高山地區,恢復古老生態系的偉大計畫正漸漸產生成效,灰狼、山貓、野牛和棕熊又開始繁盛起來。但生活在附近的人要付出什麼代價? 撰文:伊莎貝拉.崔里 ISABELLA TREE 攝影:亞斯博.杜斯特 JASPER DOEST   羅馬尼亞喀爾巴阡山脈的塞提克村裡,弗羅林.荷里亞.巴羅斯在兩層樓高、有木瓦屋頂的農舍外等候,一臉怒容。這名農場主人在半夜被豬棚的一場騷動嚇到。 「有隻熊從街上走過來,翻過柵欄,把門打破,攻擊棚子裡的豬。我和我的狗把牠趕走。」他說。幾小時後,那隻棕熊繞回來,以另一個豬棚為目標。此刻院子裡躺著兩隻死豬,第三隻豬仍活著,...

「沒人知道這地方」
探索與冒險|
Oct. 01 2024

「沒人知道這地方」

玻利維亞瑟庫勒河偏遠的源頭,暗藏著一個自然天堂。 攝影:湯瑪斯.帕斯查克 THOMAS PESCHAK 撰文:喬丹.薩拉馬 JORDAN SALAMA   在伊西博羅瑟庫勒國家公園與原住民領域內,安地斯山麓與低地雨林在玻利維亞相會之處,有個極難到達的地方,在近日以前少有人類曾經涉足。提斯曼、莫赫諾-特里尼塔里歐和尤拉卡雷原住民族群數千年來都在這裡的低地狩獵、捕魚,但是當地人說,記憶中不曾有人冒險逆流而上,前往亞馬遜河支流瑟庫勒河的源頭。「沒有一個人知道這地方。」尤拉卡雷族群的成員羅伊瑟.賀比說,「獨木舟也到不了那裡――很危險,水流很急。」 「叢林用打雷、暴雨...

亞馬遜的捕食者
環境與保育|
Oct. 01 2024

亞馬遜的捕食者

亞馬遜流域的生物多樣性豐富,季節變化極大,促使捕食者持續演化出極為豐富的生存策略與武器。 製圖:國家地理團隊,費爾南多.G.巴蒂斯塔、勞森.帕克、阿曼達.霍布斯與莉斯.席斯克   (點擊放大)  

歡迎來到棕熊天堂
環境與保育|
Sep. 01 2024

歡迎來到棕熊天堂

捕魚、散步、玩耍、照顧小孩──這就是阿拉斯加卡特麥國家公園的棕熊日常。來到這裡的遊客,可以看見棕熊最自然的樣子,並體會野生動物與荒野在我們生活中的價值。 撰文、攝影:艾卡西亞.強森 ACACIA JOHNSON   一隻熊媽媽和她的小熊穿過草地緩緩向我們走來。那隻小熊是媽媽的縮小版,只是毛比較亂、顏色比較金黃,這是牠在阿拉斯加海岸卡特麥國家公園哈羅灣的第二個夏天。牠模仿著媽咪的成熊行為,但還是像在嬉鬧、深情洋溢。這會兒小熊正依偎著媽媽,牠們背對我們坐下,蜷起身體小睡。對於我們的存在,牠們完完全全、幾乎是違反常理地處之泰然。 而這種感覺是互相的。我的未婚夫就像許...

野生動物當家之地
環境與保育|
Feb. 01 2018

野生動物當家之地

位於南大西洋的福克蘭群島遺世而獨立,最為人知的是它的綿羊和一場因它而起的短暫戰爭。不過,這片群島也為保育的力量上了活生生的一課。

山羌遭犬咬傷,犬攻擊野生動物問題層出不窮
環境與保育|
特別企劃

山羌遭犬咬傷,犬攻擊野生動物問題層出不窮

「喂,野灣您好。」 「您好,這邊有一隻受傷的山羌,受傷站不起來,請問你們可以協助處理嗎?」 在野生動物醫院,請求救援的電話稀鬆平常,然而,當山羌送到醫院時,映入眼簾的卻是血肉模糊的身軀,日光照著泛血的後腿,鮮血包覆著獸毛,反射著不祥的光線。獸醫師三步併兩步的用毛巾蓋住山羌的臉,將牠抱起走向二樓的手術室,十二公斤的重量在手上無比沉重。

野外檢測出第一個COVID-19病例
科學與新知|
Dec. 21 2020

野外檢測出第一個COVID-19病例

官員說,一間爆發疫情的猶他州皮草養殖場的「鄰近區域」出現了一隻感染病毒的野生美洲水貂。 根據美國農業部(USDA)發布的警報,首例已知非圈養野生動物感染COVID-19的病例如今已經確診。該警報表示,在篩檢猶他州爆發疫情的皮草養殖場周圍的野生動物時,有一隻野生水貂被檢測出陽性。 美國農業部國家獸醫檢驗中心(National Veterinary Services Laboratory)負責進行檢測,根據該中心的說法,那隻野生水貂與猶他州周遭養殖場內感染水貂體內的病毒株是「無法區別」的。 在美國,猶他州、威斯康辛州、奧瑞岡州、密西根州的16間水貂養殖場都有冠狀病毒疫情的紀錄,其...

鞭炮、獵槍與圍網 全臺第二大火龍果產地 滿州農人的防猴日常
環境與保育|
Sep. 24 2020

鞭炮、獵槍與圍網 全臺第二大火龍果產地 滿州農人的防猴日常

臺灣獼猴後保育時代(1/3) 編按:農人與臺灣獼猴之間的爭鬥,由來已久。靈長類之間的戰爭,不僅在臺灣,日本、肯亞、沙烏地阿拉伯、印度、印尼等國也都有人猴衝突。 臺灣獼猴列入保育類維持29年,自2019年1月正式除名。在臺灣獼猴「下架」滿兩週年前夕,《環境資訊中心》走訪南臺灣,在曾因「獼猴獵槍隊」引發爭議的屏東滿州鄉,訪談身居前線的農民,並嘗試梳理相關論述,期待拋磚引玉,為臺灣獼猴成為一般類野生動物的「後保育時代」開啟對話。

JUN. 2025

異種移植大未來

基因改造豬能否解決器官捐贈荒?

異種移植大未來

熱門精選

Subscribe
立即訂閱
keyboard_arrow_u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