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共 481 筆相關資料
某些動物飽受形象問題所苦,不論是因為外表特殊、衛生習慣不好或出人意表的行為。當然,牠們突出的特徵可能也正是牠們的超能力。 撰文:A.J.賈各布斯 A.J. JACOBS 攝影:喬.沙托瑞 JOEL SARTORE 禿鷲一定是地球上最常遭到謾罵的動物之一。英文名稱「vulture」本身就是一種侮辱,與貪婪剝削者是同義詞。從某方面來說,禿鷲的名聲不好是可以理解的。首先,牠們既不可愛也不討喜,因為牠們體態佝僂、頭部光禿、眼神賊亮。牠們整天都在吃死掉的動物,而且進食方式令人作嘔,是從口、鼻或肛門等比較柔軟的部位進入屍體。 在非營利保育組織「遊隼基金會」擔任非洲計...
非洲各地仍有數十萬名富拉尼人堅守古老的生活方式,不過他們也重塑傳統以適應新的時代。 攝影:羅賓.哈蒙德 ROBIN HAMMOND
羅馬尼亞鄉間僻靜的村落裡,村民至今保存古老傳統,維續當地的田園生活,也為更豐富的生活方式提供了範本。 撰文:布瑞特.馬丁 BRETT MARTIN 攝影:潔瑪.米羅達 GEMMA MIRALDA 清冷的黃昏夕照下,三個男人圍坐在牧師寓所內的一張木桌旁,這裡是外西凡尼亞建於13世紀的一座教堂,屋外養著鴨子、置有蜂箱,還有一隻蓬毛白狗在漸濃的夜色中對著某處吠叫。男人們伴著柴爐溫暖的火光,一邊啜著茶、啃著蝴蝶脆餅,一邊聊著他們的家鄉:克拉瓊伏沃。 外西凡尼亞。還有哪個地方像這裡一樣,地名人盡皆知,當地實際的生活卻鮮為人知?(非洲廷布克圖或許也算一個。)就算是從...
自從紐約市這個原名為「新阿姆斯特丹」的荷蘭人殖民地建立以來,已經過了400年。當年,這裡約有30種歐洲及原住民語言,如今這個數字已經超過700,占全世界近7000種語言的10以上,也讓紐約成為有史以來語言最多元的城市。這種狀況能持續下去嗎? 撰文:羅斯.裴林 ROSS PERLIN 當語言消失,紐約市會失去什麼?塞克語是瀕危語言,原本只有尼泊爾北部的五個村子使用,不過,塞克語的未來可能必須仰賴少數幾個垂直村落,例如位於紐約布魯克林中央地區的公寓樓房。 一個少有記載、只有喜馬拉雅山上不到700人使用的純口說語言,怎麼會來到這個水泥叢林?二十幾歲的拉斯米娜....
幾十年來,全球科學家和外科醫師都在設法解決器官捐贈危機。有沒有可能,答案就在豬身上? 撰文:馬修.謝爾 MATTHE SHAER 攝影:克雷格.卡特勒、喬.卡羅塔 CRAIG CUTLER AND JOE CARROTTA 進入實驗室的安全規範須知應該寫成一本指導手冊:在安全檢查站登記;到實驗室門口脫鞋;進更衣室沖熱水澡;換穿全罩式手術防護衣和高度及膝的橡膠防水靴;最後戴上護目鏡──但是在實驗室溼熱的環境裡,鏡片很快就會起霧。 「不好意思造成你的困擾,」帶我參觀實驗室的比約恩.彼得森微笑著對我說,同時揮手要我往前走,「我們必須特別小心防範病原體。我保證...
數百年來,世界各地有數億人口依賴沙漠溼地維生,但如今這些溼地正在消失。在摩洛哥南部,有一個社群正在融合古老知識與現代創新科技來保護綠洲。 攝影:穆罕默德.奇利托 M’HAMMED KILITO 撰文:崔斯坦.麥康諾 TRISTAN MCCONNELL 當旅人把車子從亞特拉斯山脈的南邊駛出、進入摩洛哥的德拉河谷時,會發現景色變得愈來愈荒涼,一直要到鋪柏油的國道消失在沙漠中的綠洲小鎮邁哈米德.埃爾吉茲藍才有所不同。 邁哈米德有時會被稱為進入撒哈拉的門戶,這個鎮及周邊村莊的居民大約有6100人,數個世代以來定居在德拉河兩岸,河的北岸有纖細的檉柳沿著...
牠們先是毛皮來源,然後變成有害動物,但現在牠們又有了另一種角色:氣候變遷下的英雄。 撰文:班.戈德法布 BEN GOLDFARB 攝影:羅南.唐納文、荷露德.伊德 RONAN DONOVAN & KHOLOOD EID 東查柏森大火在2020年10月21日爆發,在強風下迅速擴散,乾枯的森林也助長了火勢。這場火災席捲美國科羅拉多州北部的雲杉和冷杉林;猛烈的火勢跨越道路、河流及大陸分水嶺,蔓延至林線上方的山隘,也焚毀洛磯山國家公園的歷史建築和格蘭德郡的住家,導致兩人死亡。大火最終延燒將近8萬公頃的土地,成為科羅拉多州史上第二大的火災。 最後,幾乎只剩...
擁抱傳統技藝的印尼時尚品牌,為製造與銷售真正永續的服飾打造全新藍圖。 撰文:克勞蒂亞.卡爾布 CLAUDIA KALB 攝影:穆罕默德.法德利 MUHAMMAD FADLI 在12月一個潮溼的早上,中爪哇省安巴拉瓦的山區裡,一名女子穿著墨黑無袖背心和褶裙穩穩地坐在機車後座。 機車穿過一個小村莊,經過有熱帶植物和鳥籠裝飾的一棟棟房屋後,進入一片森林。這片土地位於印尼首都雅加達東邊約480公里處,長滿灌叢和樹木,種植各式各樣的作物,包括樹薯和咖啡。不過,讓34歲的丹妮卡.莉亞汀尼-弗萊許來到自己國家這個角落的,是這裡的林床。在香蕉、木瓜和椰子樹的綠蔭底下,她...
他們與埃及人交戰,也曾洗劫巴比倫。他們精心建造的城市遍及現代土耳其及其周邊地區。然後,西臺人突然間消失無蹤,被歷史遺忘了數千年。時至今日,考古新發現正在重建這個失落帝國的傳奇故事。 撰文:安德魯.柯瑞 ANDREW CURRY 攝影:伊明.歐茲曼 EMIN ÖZMEN 西臺文明的首都哈圖沙古城,在鼎盛時期一定令人感到敬畏萬分。這座城市建在今日土耳其中部一座陡峭的山坡上,四周環繞著高聳的磚牆。當時城裡的居民多達7000人,有廣闊的神廟建築群,還有從數公里外就可以看見的壯觀石造壁壘。然而,今日這座山坡上只留下了一個謎團。 昔日的宮殿與神廟遺址,如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