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站搜尋 電子雜誌搜尋

AD

ad970250

標籤

#外來入侵種

共 5 筆相關資料

北美洲完全剷除「殺人胡蜂」,贏得罕見勝利
環境與保育|
Dec. 30 2024

北美洲完全剷除「殺人胡蜂」,贏得罕見勝利

全世界最大的胡蜂原生於亞洲,2019年以神秘的方式到達北美洲,但密集的消滅工作防止這種動物繼續擴散。 許多人稱為「殺人胡蜂」的大虎頭蜂(Vespa mandarinia)已在北美洲消滅殆盡。 2019年,美國華盛頓州和加拿大溫哥華島首次發現大虎頭蜂的蹤影,那時政府當局啟動一項激進的計畫,目標是在這種有害昆蟲擴散前殺死牠們。 僅僅五年後,聯邦及州政府代表就在12月18日宣布,科學家已經完成這項任務。 「從美國本土成功消滅外來種是一項罕見且重大的成就。」《北美洲的社會性黃蜂》(The Social Wasps of North America)的作者克里斯.愛麗絲.克拉策(...

臺灣白鼻心搬入都市還好嗎? 學者研究犬殺居死因之首
環境與保育|
Aug. 04 2023

臺灣白鼻心搬入都市還好嗎? 學者研究犬殺居死因之首

環境資訊中心記者 李蘇竣報導 白鼻心「冰箱」在臺大遭犬殺事件,讓保育界十分痛心。臺灣白鼻心逐漸適應都會環境,但生存充滿危機,有研究團隊分析近十年臺中市區白鼻心救傷紀錄發現,遊蕩犬隻攻擊(犬殺)成為都市白鼻心的死因之首,縱使緊急救治,死亡率也是100%。學者呼籲,犬貓為外來入侵種,應加強遊蕩犬貓管理。

長尾真稜蜥的逆襲——臺灣最大的石龍子與外來入侵種的30年糾葛
環境與保育|
Jul. 20 2023

長尾真稜蜥的逆襲——臺灣最大的石龍子與外來入侵種的30年糾葛

文:林展蔚(國立自然科學博物館 生物學組研究助理)、黃文山(國立自然科學博物館 副館長) 編按:曾列臺灣十大外來入侵種的多線真稜蜥, 30年間向北擴張且遍及離島。由於體型優勢、適應力強與食性廣,使得體型、棲位與分布相近的原生種長尾真稜蜥成了潛在受害者。今年初,科博館的兩爬團隊根據長達20年的調查與研究,證實了長尾真稜蜥正在被多線真稜蜥取代,前景相當不樂觀。 不過,研究團隊也發現,雌性長尾真稜蜥發展出護卵行為,反制入侵種食蛋,以及有北移躲避入侵種的現象,為這場競爭帶來一絲曙光。 多線真稜蜥(學名:Eutropis multifasciata)成體吻肛長約10公分左右,較大的個體...

侵略者來襲!深具破壞力的獅子魚正式進攻巴西海域
環境與保育|
Sep. 12 2022

侵略者來襲!深具破壞力的獅子魚正式進攻巴西海域

入侵物種獅子魚在當地沒有天敵的情況下,已經嚴重破壞了佛羅里達和加勒比海地區的生態平衡,現在牠們的分佈範圍更蔓延到巴西。

全球1/5爬行動物恐滅絕 林地喪失、獵捕、外來入侵種是致命威脅
環境與保育|
May. 16 2022

全球1/5爬行動物恐滅絕 林地喪失、獵捕、外來入侵種是致命威脅

環境資訊中心綜合外電;鍾友珊 編譯;許祖菱 審校 《衛報》(The Guardian)報導,一份發表在《自然》(Nature)期刊上,史上最大規模的爬行動物研究指出,有1800多種爬行類正面臨生存威脅,可能對世界各地的生態系統造成災難性影響。專家呼籲,必須規劃全球性且專門針對爬行類的保育計畫,以挽救這場迫在眉睫的生物多樣性危機。

JAN. 2025

尋獲堅忍號

探險史上最著名沉船重見天日

尋獲堅忍號

AD

熱門精選

AD

AD

Subscribe
立即訂閱
keyboard_arrow_up

AD

ad9702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