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
--> 攝影:Halszka Tutaj-Gasinska 在威尼斯,一艘小木舟沿著運河順流而下。這座義大利城市是全世界最受歡迎的地點之一,以舊城區來說,一天就有多達8萬名遊客造訪。 本張作品與圖說來自於2014年《國家地理旅行者》攝影大賽。7月31日將會公布得獎者名單。 瀏覽編輯最愛的作品並下載桌布 »
--> 攝影:Robin Hammond, National Geographic 這張圖片是來自2014年7月號雜誌。一名女孩在索馬利蘭席克附近的山間看顧山羊。儘管大農場是新聞矚目的焦點(也是「食在未來」系列報導所探討的面向之一),非洲大多數的糧食仍由小農生產。這兩者對於餵飽這塊大陸上不斷成長的人口都不可或缺,若寄望非洲還能協助餵養世界其他地方的人,則更是必須雙頭並進。 欣賞7月號篇章〈下一個世界糧倉〉的更多影像。
--> 攝影:Galileo Project/NASA/JPL; Reprocessed by Ted Stryk 這張由多幅影像拼接而成、經人工上色的照片是伽利略號太空船拍攝的,呈現出木衛二布滿裂縫的冰凍地表,藏在底下的那片液態海洋可能坐擁生命所需的所有成分。 本張照片來自2014年7月號專題報導〈尋找天外生命〉。
--> 攝影:Bradford White 在加拿大不列顛哥倫比亞省(簡稱卑詩省)的布加布斯(Bugaboos),從事直昇機滑雪運動的玩家在粉雪上滑出新的痕跡。這片山脈屬於加拿大洛磯山脈的一部分,廣受那些喜愛到偏遠地帶探險的滑雪者和登山客歡迎。 本張作品與圖說來自於2014年《國家地理旅行者》攝影大賽。 下載桌布 » 欣賞所有參賽作品 »
--> 攝影:Brian Yen 「在過去這十年,手機資料、智慧型手機和社群網路已經永久改變了我們的存在性,」Brian Yen寫道,他上傳了這張香港海洋公園的電車照片到「《國家地理旅行者》攝影大賽」。「這名女士雖然站在擠得像沙丁魚罐的車廂中央,但她手機發出來的暖光已經告訴身旁的人其實她人並不在那裡。她從現實中短暫地溜開,閃進了社群網站上,在虛擬世界裡遨遊,自在地像隻蝴蝶一樣。我們的存在再也不被軀體侷限,我們是自由的,想走就走。」 本張作品來自於2014年《國家地理旅行者》攝影大賽。 下載桌布 » 欣賞所有參賽作品 »
--> 攝影:Denis Nezhentsev, National Geographic Your Shot 在「你的觀點」的每日精選作品裡,這張水下照片是由社群成員丹尼斯.納斯翰契夫在加拉巴哥的狼島附近潛水觀賞海洋生物時所拍攝。「這張主要是拍雙髻鮫(hammerhead shark)和土魟,」他說。「我一開始先遇到一群小魚,接著就有一群雙髻鮫圍繞著我。我只希望牠們肚子不餓,然後就拍了這張照片。」
--> 攝影:保羅・尼克蘭(Paul Nicklen), National Geographic 在加拿大育空地區白馬市附近的一座小池塘邊,一隻普通撲動鴷(northern flicker)從牠鑿在一棵樹上的窩裡飛出來。 聽保羅・尼克蘭談極地保護 »
A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