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站搜尋 電子雜誌搜尋

AD

ad970250

不錯過任何知識訊息,立即加入國家地理官方Twitter

防疫期間遠端工作,請利用客服信箱聯繫。

Jul. 10 2016

台灣海嘯的過去與未來

  • 台灣海嘯的過去與未來

    台灣海嘯的過去與未來

1

311東日本大震災

公元2011年3月11日,當地時間下午2時46分,日本東北部海域發生芮氏9.0級地震並引發海嘯。根據2012年4月的日本官方統計,此次地震海嘯共造成15855人死亡,3084人失蹤,6025人受傷。房屋全毀有129483戶,半毀與部分毀壞有952791戶,是日本有觀測紀錄以來規模最大的一次地震,引發的海嘯也是史上最嚴重的。

此次地震震央位於宮城縣首府仙台市以東太平洋海域,距首都東京約373公里,震源深度為24.4公里。地震發生後三分鐘,也就是下午2時49分,海嘯警報發布,約30分鐘後,海嘯就開始陸續襲擊沿岸港灣與城鎮,各地的檢潮所量測到3~8 公尺高的海嘯。其中,3時51分在相馬沿岸量測到超過9.3公尺的最高波。海嘯警報到下午5時58分才完全解除。

由於日本的東北部地形平坦,海嘯長驅直入到內陸約兩公里,日本東北部太平洋沿岸及北海道東部沿岸都受到了海嘯的侵襲,創下了日本海嘯波及區域最廣的記錄。這次的海嘯也穿越了太平洋,在美國的夏威夷、奧勒岡與加州沿岸掀起約兩公尺的巨浪,造成船隻與碼頭受損。

但這次海嘯遺害最深的卻是福島核能電廠輻射外洩事故。核能一直被認為是安全且乾淨的能源,但福島核能電廠從地震當天發生反應爐內的水位下降,隔天即發生氫氣冷卻劑爆炸,以及爐心熔毀事故。後來又陸續發生氫氣爆炸與火災,以及輻射水外洩至太平洋,過了一年仍無法善後。福島第一核能電廠在國際核事故分級中,也從一開始的第四級,在一個月內升至第七級,也是最高級,與1986年發生在前蘇聯的車諾比核電廠事故同級,若加上福島核能電廠造成的海洋輻射污染,其所造成的災害實在無法估計。這次的東日本大震災,也首度讓世人警覺到地震與核電廠安全的重要性。

AD

ads-parallax

台灣的海嘯

日本是受海嘯侵襲頻率最高的國家之一,就連英文中的「海嘯」(tsunami)也是來自日文的海嘯──「津(tsu)波(nami)」。台灣和日本一樣,四面環海,也位於兩大板塊中間,地震頻繁,同樣是受海嘯侵襲的高危險地區。

中央氣象局網站蒐羅了17世紀以來,六次疑似描述海嘯的記錄,分別是在1661年、1721年、1781年、1792年、1866年與1867年,其中四次的描述地點是在台灣西南海岸的台南、屏東一帶;第一次描述的地點不明,最後一次的地點在基隆,也是敘述最清楚的一次。茲選錄如下:

1.1781年:《台灣采訪冊》「祥異。地震」:「鳳港西里有如藤港(今屏東佳冬附近),……乾隆四十六(1781)年四、五月間,時甚晴霽,忽海水暴吼如雷,巨湧排空,水漲數十丈,近村人居被淹,皆攀援而上至尾,自分必死,不數刻,水暴退,人在竹上搖曳呼救,有強力者一躍至地,兼救他人,互相引援而下。間有牧地甚廣及附近田園溝壑,悉是魚蝦,撥刺跳躍,十里內村民提籃挈筒,往爭取焉。……漁者乘筏從竹上過,遠望其家已成巨浸,至水汐時,茅屋數椽,已無有矣。」此次海嘯,並無地震報導,故有可能是由遠地地震所引起。

2.1792年:《台灣采訪冊》「祥異,地震」:「壬子(1792年),將赴鄉闈,時六月望,泊舟鹿耳門,船常搖蕩,不為異也。忽無風,水湧起數丈。舟人日:『地震甚。』又在大洋中亦然,茫茫黑海,搖搖巨舟,亦知地震,洵可異也。」此次疑似海嘯不確定是哪裡來的地震所引起。

3.1867年:12月18日,台灣北部地震,是日有15次連續地震,基隆(雞籠頭,金包里)沿海山傾,地裂,全島震動,基隆全市房屋倒壞,死者數百人,基隆港海水向外海流出,港內海底露出,瞬間巨浪捲進,船隻被沖上市內,釀成重大災害,處處發生地裂,山腹大龜裂,噴湧泉水,淡水也有地裂,海嘯,數百人被淹死,房屋部分倒壞。

專門研究海嘯的中央大學水文科學研究所吳祚任博士表示,海嘯產生時,最易侵襲港灣與平緩斜坡。台灣的墾丁到台南地勢平坦,附近有馬尼拉海溝,若發生海嘯,損失慘重;而基隆港灣多,宜蘭平原廣闊,外海有琉球島弧和海底火山活動,也是海嘯的高危險區。花蓮台東地區雖然也有港灣,但因為外海深度較深,坡度陡斜,海嘯的威力相對易被削弱。至於台中到桃園一帶,則因面對的台灣海峽深度較較淺,水體較少,較無海嘯災害之虞。

在台灣的海嘯預警部分,目前中央氣象區地震中心主要仰賴太平洋海嘯預警中心發布的海嘯訊息,近兩年也在海底火山較活躍的頭城外海鋪設海底電纜,架設台灣首座海底地震觀測站,將地震網延伸至外海,這項計畫全名為「台灣東部海域電纜式海底地震儀及海洋物理觀測系統建置計畫」,簡稱「媽祖計畫」。第一期已完成鋪設的電纜長45公里,可為民眾多爭取十秒的地震預警與十分鐘的海嘯預警時間,預計未來能完成第二期鋪設90公里,爭取到20秒的地震預警與20分鐘的海嘯預警。

此外,當海嘯來襲,交通與通訊系統容易受損,造成救援行動困難。為此,國科會也正進行「台灣海嘯災害潛勢資料庫」的建置,希望藉由精確模擬海嘯起源的角度與深度、海嘯傳播、海嘯入侵內陸、海嘯撞擊結構物(如核電廠、橋梁、房舍)、與結構物周圍的沖刷情形等,可整合現有地震損失評估系統的功能,提供地震與海嘯災害防治與救災工作參考。

資料來源:中央氣象局、日本內閣府災害訊息http://www.bousai.go.jp/

(本文摘自:《直擊大災難》

APR. 2024

真菌潛力無限的奇妙世界

這個鮮為人知的龐大生命網路,如何影響地球萬物與人類未來

真菌潛力無限的奇妙世界

AD

熱門精選

AD

AD

Subscribe
立即訂閱
keyboard_arrow_up

AD

ad9702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