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站搜尋 電子雜誌搜尋

AD

ad970250

不錯過任何知識訊息,立即加入國家地理官方Twitter

防疫期間遠端工作,請利用客服信箱聯繫。

Aug. 19 2016

弱小遇襲,座頭鯨見義勇為?

  • 弱小遇襲,座頭鯨見義勇為?

    弱小遇襲,座頭鯨見義勇為?

1

座頭鯨前來解救海豹、曼波魚等其他物種,也許是牠們弄錯了,但也有可能真的是無私救援。

在這張於南極洲拍攝的照片中,一隻虎鯨攻擊一隻食蟹海豹,但被座頭鯨阻擋;座頭鯨保護其他動物,目前已經發現好幾百起類似的案例。PHOTOGRAPH BY ROBERT L. PITMAN

 

2012年5月,研究人員在加州蒙特雷灣(Monterey Bay)發現一群虎鯨攻擊一隻灰鯨和其幼兒。經過一番爭鬥後,幼鯨喪命,但接下來發生的事就很難解釋了。

AD

ads-parallax

虎鯨在攻擊灰鯨時,已經有兩隻座頭鯨在附近,但幼鯨被殺了之後,又有大約14隻座頭鯨前來,似乎是要阻止虎鯨吃掉幼鯨。

「加州虎鯨計畫(California Killer Whale Project)」研究員舒曼賈妮格(Alisa Schulman-Janiger)說:「有一隻座頭鯨似乎刻意留在幼鯨屍體旁邊,頭朝向那隻幼鯨,保持一個身長的距離,每次有虎鯨前來準備大快朵頤時就會大聲鳴叫、用尾巴狂打水。」(►►►鯨魚也懂守喪?)

六個半小時內,座頭鯨不斷用鰭和尾巴攻擊虎鯨,而且即使附近有大量的磷蝦(座頭鯨最愛的食物)出現,牠們依然守在那裡不離開。

我們不清楚座頭鯨為何會冒著受傷的風險,耗費大量的體力,只為了保護別的物種,但我們卻清楚知道這次並非特例。根據今年7月《海洋哺乳類科學》(Marine Mammal Science)期刊的一篇論文,過去62年以來,已經有115起座頭鯨與虎鯨互動的紀錄。

舒曼賈妮格正是那篇論文的共同作者之一;她說:「座頭鯨的這種行為,不斷在世界各地出現。」她還說:「我自己親眼見過好幾次,但沒有一次像〔2012年5月那次〕那麼激烈。」那次的攻防戰,至今仍是已知時間最長的互動案例。

到底發生了什麼事?

座頭鯨這種自發保護其他動物的行為,最合理的解釋是牠們干擾虎鯨獵食,會獲得某種好處。舉例來說,虎鯨會攻擊座頭鯨,而座頭鯨的幼兒最容易受到傷害,但光是一隻成年的座頭鯨就可以抵抗一整群的虎鯨。

也許這種救援的行為是演化過程中發展出來的,讓座頭鯨渡過生命中最脆弱的階段:牠們覺得幼鯨有危險時,就會衝過來阻擋。另外,受到攻擊的幼鯨,也很有可能和前來救援的鯨魚有血緣關係。

美國國家海洋暨大氣總署(National Oceanic and Atmosphereic Administration)生態學家、曾獲得國家地理協會獎助的研究計畫主持人皮特曼(Robert Pitman)說:「座頭鯨幼兒通常會回到牠們母親獵食和繁殖的海域,因此跟全世界的座頭鯨個體相比,特定地區的座頭鯨彼此間常常會有血緣關係。」

但是,這樣的解釋還是有漏洞。過去五十年來科學家研究的案例中,虎鯨攻擊座頭鯨的案例只占11%,剩下的全是虎鯨獵捕海豹、海獅、鼠海豚等其他海洋哺乳類。(►►►不只老子都不老子了,連鯨魚都不鯨魚了

一隻韋德爾氏海豹在座頭鯨的胸膛上休息,暫時免於被虎鯨攻擊的危險。PHOTOGRAPH BY ROBERT L. PITMAN

這甚至還有一起很奇特的案例,看起來像是座頭鯨前來保護一對曼波魚,免得牠們成為虎鯨的盤中飧。

這也許有私人恩怨作祟。舒曼賈妮格說,不是所有的座頭鯨都會阻撓虎鯨,許多會前來阻擋的座頭鯨身上有虎鯨攻擊留下的疤痕,可能是牠們幼年時被攻擊留下的。因此,也許座頭鯨的個體經歷,會讓牠們反抗虎鯨的獵食行為。

論文中還提到一個可能的原因:座頭鯨的反應其實是因為聽到虎鯨在獵捕時的聲音訊號,而不是聽到被虎鯨獵捕的動物。這樣的話,就表示座頭鯨在花力氣游往戰場前,其實不知道是哪個物種的動物受到攻擊。

座頭鯨之所以依然保有這樣的行為,是因為這樣做有時候的確會保護到其他座頭鯨,而且保護到同類的機率顯然夠高,因此大多數時間反而保護到其他物種其實也不會不合理。

鯨鯨為我,我為鯨鯨?

但也有鯨魚專家認為這有更複雜的原因:牠們大公無私。

主持鯨魚保育計畫(Whale Sanctuary Project),也是基梅拉動物權中心(Kimmela Center for Animal Advocacy)執行長的鯨魚心智專家馬莉諾(Lori Marino)說:「這種行為固然很有意思,但鯨魚會跑來幫助其他物種的生物,我並不會感到驚訝。」(►►►乘「鯨」破浪:搭鯨魚便車的海狗

她說,座頭鯨有能力進行深度思考、決策、解決難題,以及彼此溝通。「這一切加總起來,表示這個物種發展出高度的整體心智能力,並且有同理心與反應的能力。」

另外,會協助其他物種的動物也不只座頭鯨,例如海豚「協助」狗、鯨魚,甚至人類;但必須注意的是,描述這些例子的人是一般人而非動物專家,而動物的行為很容易誤判。

無論座頭鯨是否真的無私行善,抑或會從中得利,我們顯然還需要花更多心力,來了解週遭動物的心智和行為動機。

皮特曼說,即使動物行為背後的動機看起來難以理解,整體而言牠們會做出最有利於牠們自己的行為。他說:「身為生物學家,我們應該從找出解釋開始。」

 

撰文:Jason Bittel

編譯:王年愷

APR. 2024

真菌潛力無限的奇妙世界

這個鮮為人知的龐大生命網路,如何影響地球萬物與人類未來

真菌潛力無限的奇妙世界

AD

熱門精選

AD

AD

Subscribe
立即訂閱
keyboard_arrow_up

AD

ad9702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