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站搜尋 電子雜誌搜尋

AD

ad970250

不錯過任何知識訊息,立即加入國家地理官方Twitter

防疫期間遠端工作,請利用客服信箱聯繫。

Sep. 29 2021

海域生態調查先期報告出爐 環境DNA檢測臺灣海峽魚種230種最多

  •  海洋保育署2021年4月啟動首次「臺灣海域生態大調查」。圖為水下聲學生態監測使用的錄音機。圖片來源:海保署提供

    海洋保育署2021年4月啟動首次「臺灣海域生態大調查」。圖為水下聲學生態監測使用的錄音機。圖片來源:海保署提供

  • 澎湖烏崁社區東南側海域珊瑚覆蓋狀況良好。圖片來源:海保署提供

    澎湖烏崁社區東南側海域珊瑚覆蓋狀況良好。圖片來源:海保署提供

  • 澎湖四角嶼週邊海域被船錨破壞的珊瑚。圖片來源:海保署提供

    澎湖四角嶼週邊海域被船錨破壞的珊瑚。圖片來源:海保署提供

  • 澎湖青灣海域的人為垃圾。圖片來源:海保署提供

    澎湖青灣海域的人為垃圾。圖片來源:海保署提供

  • 南方四島國家公園南鐵砧海域生長良好的珊瑚。圖片來源:海保署提供

    南方四島國家公園南鐵砧海域生長良好的珊瑚。圖片來源:海保署提供

1

整理:許祖菱(環境資訊中心記者)

海洋保育署今年(2021)4月啟動首次「臺灣海域生態大調查」,計劃四年內鎖定全臺15處海保區生態熱點執行定期調查。研究團隊於9月前陸續完成兩趟環島的船舶調查與澎湖、臺灣東北角、東岸等地共50處的珊瑚礁區潛水生態調查,以及潮境保護區及觀新藻礁保護區的水下聲學生態監測。

海保署22日表示,從上半年的海上調查發現,環境DNA(eDNA)方法檢測所知之海洋魚類物種數,以臺灣海峽包括北部樣站紀錄到230種最多,遠高於東部、南部及西南海域所有樣站總數的173種,該兩區域物種組成僅67種重複,有明顯不同。

AD

ads-parallax
南方四島國家公園南鐵砧海域生長良好的珊瑚。圖片來源:海保署提供

南方四島國家公園南鐵砧海域生長良好的珊瑚。圖片來源:海保署提供

澎湖烏崁社區海域珊瑚狀況良好 部分地點有人為活動破壞痕跡

海保署表示,以相同樣站進行環境DNA[1]方法樣本分析,臺灣海峽各樣站以鰺科魚類最多,共偵測到16種物種,其他海域樣站則是以燈籠魚科魚類最多,有19種物種。

至於澎湖海域之潛水調查部分,研究團隊發現澎湖南方四島國家公園範圍內的珊瑚礁,以南鐵砧之底棲群聚及魚群最為繁盛,馬公本島海域則發現烏崁社區東南側站點有相當高的珊瑚覆蓋率。但海保署提到,部分調查點仍觀察到人為活動對環境破壞的證據,令人惋惜。

澎湖烏崁社區東南側海域珊瑚覆蓋狀況良好。圖片來源:海保署提供

澎湖烏崁社區東南側海域珊瑚覆蓋狀況良好。圖片來源:海保署提供

澎湖四角嶼週邊海域被船錨破壞的珊瑚。圖片來源:海保署提供

澎湖四角嶼週邊海域被船錨破壞的珊瑚。圖片來源:海保署提供

海洋微塑膠及人造物 西部海域數量最多

另外,海保署表示,研究團隊在潮境保護區,收錄到大量的甲殼類動物聲音以及豐富的珊瑚礁魚類合唱行為,且日夜周期模式在監測期間保持穩定,另因調查期間為疫情三級警戒較無明顯的人為噪音,後續可藉著此機會比對不同警戒期間之聲學特徵,了解人為活動對於生物出沒變化的影響。

除了上述的生態調查外,海保署提到,研究團隊也針對海洋微塑膠及人造物進行調查,發現西部海域數量最多,其次為北部及東部。至於臺灣西部海域的海底垃圾調查則呈現出南、北兩個明顯的垃圾熱區。

澎湖青灣海域的人為垃圾。圖片來源:海保署提供

澎湖青灣海域的人為垃圾。圖片來源:海保署提供

海域生態調查資料將上傳公開 成為保育科學依據

海保署的「臺灣海域生態大調查」計畫,與農委會水產試驗及臺灣大學海洋中心合作,範圍為臺灣0-3海浬內的沿近岸海域,涵蓋15處現有海洋保護區,也包括桃園大潭藻礁、基隆協和電廠沿海珊瑚礁等面臨開發爭議的沿近海域。

該計畫結合水試所的專業,將蒐集海域基礎環境參數、浮游動植物、仔稚魚等環境與漁業生態資料;臺灣大學海洋研究所則提供環境DNA、人工智慧、影像自動辨識等新興研究技術,協助監測海洋生物多樣性、微塑膠的變化;同時也協助行政院原子能委員會收集重點測站的海水樣本,進行輻射背景值檢測。

海保署表示,上半年調查成果雖然還無法提供太多海洋環境變化資訊,但基礎資料的累積有助於掌握海洋長期環境變動,為未來推動海洋保育工作的科學依據,調查資料將上傳於公開網頁如海保署海洋保育網、科技部海洋學門資料庫等,提供學界以及關心海洋人士參考。

南方四島國家公園南鐵砧海域生長良好的珊瑚。圖片來源:海保署提供

南方四島國家公園南鐵砧海域生長良好的珊瑚。圖片來源:海保署提供

註釋:

[1]環境DNA(environmental DNA, eDNA)的概念,即水中生物身上的DNA可能藉由魚體表的黏液或糞便等排出物而進入水中,於是DNA取得便可跳過生物採集的步驟,而直接從水體中收集。

本文轉載自「環境資訊中心」網站,內容由許多專家學者及民間環團,提供國內外環境教育與環保資訊;主題涵蓋全球變遷、溫室氣體控制、環保生活、環境汙染防治、生態保育、能源節約與能源效率、綠建築等各面向。期許能替沒有選票的山林、濕地、海洋、土地發聲。

※ 本文由 行政院農業委員會林務局補助報導經費,為確保新聞獨立性,不干涉報導內容 

APR. 2024

真菌潛力無限的奇妙世界

這個鮮為人知的龐大生命網路,如何影響地球萬物與人類未來

真菌潛力無限的奇妙世界

AD

熱門精選

AD

AD

Subscribe
立即訂閱
keyboard_arrow_up

AD

ad9702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