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站搜尋 電子雜誌搜尋

AD

ad970250

標籤

#黑潮海洋文教基金會

共 6 筆相關資料

臺灣首部「花紋海豚傷疤圖鑑」上線 黑潮:38%傷疤疑似人為相關
環境與保育|
Jun. 14 2023

臺灣首部「花紋海豚傷疤圖鑑」上線 黑潮:38%傷疤疑似人為相關

整理:陳立炘(環境資訊中心記者) 6月8日海洋保育團體黑潮海洋文教基金會(簡稱黑潮)線上發布全臺第一本《花紋海豚體表傷疤圖鑑》,透過照片辨識方法(Photo-ID),分析花蓮海域50隻花紋海豚的體表傷疤。

以身體紀錄東海岸──「大頭仔」過往23年的變化
環境與保育|
May. 25 2023

以身體紀錄東海岸──「大頭仔」過往23年的變化

花紋海豚(Grampus griseus),也稱為瑞氏海豚(Risso’s dolphin) ,是花蓮海域常見的老朋友,從外觀來看,牠們有顆圓圓的大頭,常被討海人稱為大頭仔、和尚頭,除此之外,花紋海豚跟多數海豚的氣質也不同,牠們時常跟船保持一段距離,在海面上優雅、緩慢地游,也不太會主動靠近船隻,而有經驗的船長們也會控制好賞鯨船跟花紋海豚間的距離,讓遊客們能觀察牠們悠哉悠哉的海洋慢活風,同時降低對牠們的影響。接下來就讓我們深入探索過去23年的賞鯨目擊資料,一起認識這群神秘客「大頭仔」吧!

刻在瑞氏海豚身上的日記──體表傷疤鑑識
環境與保育|
May. 24 2023

刻在瑞氏海豚身上的日記──體表傷疤鑑識

臺灣位處熱帶與副熱帶交界地區,黑潮穩定地流經東海岸,洄游性魚類隨著季節自然地乘著黑潮洄游至此,部分鯨豚也為了捕食隨之而來;東海岸陡降的海底地形,造就了多樣的棲地讓食性不同的鯨豚能夠在此覓食和休息。良好的環境再加上各項合適條件,周圍海域曾記錄過可以見到的鯨豚種類約30多種,為全球鯨豚物種的三分之一。 儘管鯨豚保育在國際上已經推廣倡議多年,臺灣也自1990年將鯨豚納為保育類動物,要再捕捉已不可行,但鯨豚在海洋中的威脅並未隨著時間減少,甚至更加嚴峻。

海豚也有社交小圈圈? 黑潮解密東部海域花紋海豚社會網絡
科學與新知|
Mar. 30 2023

海豚也有社交小圈圈? 黑潮解密東部海域花紋海豚社會網絡

環境資訊中心記者 廖禹婷報導 黑潮海洋文教基金會(下簡稱黑潮)自2010年以來,透過個體辨識紀錄累積450隻花蓮海域常見的花紋海豚個體資料,經過分析發現「來」、「X」、「W」三個海豚群體長期結隊出現,有「社交小圈圈」的有趣現象。黑潮更繪製出這三群花紋海豚的社交網絡圖,黑潮解釋,這有助於瞭解海豚族群的社會結構與文化,未來將進一步確認群體的性別與年齡組成。

溫柔拜訪海中悠遊的朋友
環境與保育|
特別企劃

溫柔拜訪海中悠遊的朋友

2020年假彷彿一直沒過完,疫情突如其來的報到讓國人度假的選擇從國外回到國內,國旅的回溫正旺盛,而這股春假後持續的「報復性出遊」也正考驗著剛歇了半口氣的自然環境與海洋生態。夏季的賞鯨碼頭恢復了榮景,曾經一度寂寥的海港又開始萬頭鑽動,心懷與大型鯨相遇的浪漫畫面。

海洋裡不斷抓交替的孤魂野鬼——幽靈漁具
環境與保育|
特別企劃

海洋裡不斷抓交替的孤魂野鬼——幽靈漁具

相信關注黑潮的你或多或少參與過淨灘活動,是否有印象不時會發現形狀大小各異的漁網、漁線散佈沙灘上?若使用「愛海小旅行」裡的臺灣國際淨灘行動紀錄表做紀錄,仔細算算漁業、休閒魚釣的廢棄物佔的重量可能不多,大概就只有10%吧!可是一旦他們繼續漂流在海洋裡,或破碎在海岸上,立即搖身一變成為「幽靈漁具(Ghost Gear,亦稱「鬼網」),在我們看不見也想不到的地方繼續捕魚,然而此時繼續捕獲的魚卻再也不會被人類所食用。 具體原因或許可從我們給它幽靈漁具的稱呼,大致可以猜出一、二。因為這些漁具漁網當初製造的目的就是捕捉海中生物,因此即使對我們來說已經沒有再使用,但在海中他們其實仍在發揮功能,甚...

APR. 2024

真菌潛力無限的奇妙世界

這個鮮為人知的龐大生命網路,如何影響地球萬物與人類未來

真菌潛力無限的奇妙世界

AD

熱門精選

AD

AD

Subscribe
立即訂閱
keyboard_arrow_up

AD

ad9702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