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共 10 筆相關資料
環境資訊中心綜合外電;姜唯 編譯;林大利 審校 聯合國最新報告指出,如果要在本世紀中葉解決氣候、生物多樣性和土地劣化危機,全世界對自然的年度投資金額必須要乘以四倍。 乘以四倍也不過是全球GDP的0.1%。將這0.1%投資於復育的農業、森林、汙染管理和保護區,可在2050年前填補4.1兆美元的資金缺口,避免乾淨水源、糧食、防洪等自然生態系統服務的失靈。 報告:需8.1兆美元總投資 以解決生物多樣性、棲地流失 這份由聯合國環境規畫署(UN Environment Programme, UNEP)、世界經濟論壇(World Economic Forum, ...
環境資訊中心綜合外電;姜唯 編譯;林大利 審校 聯合國表示,乾旱是隱性的全球危機,如果各國不盡快採取行動來管理水和土地及因應氣候緊急情況,它就有可能成為下一次的全球性公衛危機。 乾旱無國界 本世紀至少15億人受到影響 根據聯合國減災辦公室(United Nations Office for Disaster Risk Reduction)17日發表的報告,本世紀至少有15億人直接受到乾旱的影響,經濟成本估計為1240億美元,但真實的成本可能要高出數倍,因為此估計並未包括對發展中國家的諸多影響。 聯合國祕書長的減災特別代表水鳥真美(Mami Mizutori)說...
環境資訊中心綜合外電;姜唯 編譯;林大利 審校 聯合國生物多樣性和生態系統服務政府間科學政策平臺(IPBES)和政府間氣候變遷專門委員會(IPCC)10日聯合發表研究報告指出,氣候變遷在全球議程上的重要性遠超過生物多樣性流失,但這兩個問題其實密切相關,帶來的衝擊也很類似,必須立即一起解決。 科學家呼籲 各國應將氣候變遷與生物多樣性視為一體 這份報告是IPBES和IPCC科學家首次合作的成果。根據這份報告,森林和其他生態系統受到破壞,影響大自然調節大氣中溫室氣體和抵禦極端天氣的能力,一方面加速氣候變遷,另一方面也更容易受氣候變遷的後果影響。例如,能夠捕捉碳的紅樹林和海草迅速消失...
一項重要的全球性評估報告提出警告,想保護地球生物多樣性和地球健康的機會正在消逝。但解決之道就在眼前。 聯合國發表的一項重要報告提出了警告,指出維繫著整個大自然的連結正因森林砍伐、過度捕撈、土地開發和其他人類活動而面臨崩解的危機。未來幾年內可能將有高達百萬個物種會因人類造成的壓力被推向滅絕,而地球上其他生物都將一起承受嚴重後果,包括人類在內。 「證據清晰可見。大自然深陷危機,因此人類也一樣深陷危機。」生物多樣性與生態系服務平台(Biodiversity and Ecosystem Services)全球評估報告的其中一位共同主席珊卓.狄亞茲(Sandra Díaz,)說...
A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