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站搜尋 電子雜誌搜尋

AD

ad970250

標籤

#環境保護

共 6 筆相關資料

洪氾森林教我們的事
環境與保育|
Oct. 01 2024

洪氾森林教我們的事

一位巴西生態學家懷抱著保育的願景前往亞馬遜河流域,結果從當地居民那裡學到了方法。 攝影:湯瑪斯.帕斯查克 THOMAS PESCHAK 口述:喬.坎波斯-席爾瓦 JOÃO CAMPOS-SILVA   有一尾魚,一尾看似史前生物的大魚,是窺探亞馬遜河複雜度的一扇窗。我做研究的地點在巴西的洪氾低地,介於安地斯山脈和海洋之間,而這就是我對巨骨舌魚的感想。牠又叫「皮拉魯庫」,在原住民語中的意思是「魚」和「紅」。 巨骨舌魚的頭部是灰綠色,但整個背部都有紅色的鱗片,會在交配的最佳時機變得亮麗,彷彿從裡頭透出光來。關於巨骨舌魚,我有好多驚人的事可以告訴你:...

亞馬遜的捕食者
環境與保育|
Oct. 01 2024

亞馬遜的捕食者

亞馬遜流域的生物多樣性豐富,季節變化極大,促使捕食者持續演化出極為豐富的生存策略與武器。 製圖:國家地理團隊,費爾南多.G.巴蒂斯塔、勞森.帕克、阿曼達.霍布斯與莉斯.席斯克   (點擊放大)  

團結抗油管
環境與保育|
Jun. 01 2017

團結抗油管

一場反對輸油管的抗爭,在原住民族間激發出新一波行動主義。

選擇愛地球 數位時代的人與生活
環境與保育|
Sponsored

選擇愛地球 數位時代的人與生活

成立10年,已賣出上百萬條充電線的Avier,以影音與3C行動周邊在台灣市場站穩一方天地。然而,五年前他們卻踏上了一條不太一樣的路,決心突破傳統3C周邊產品的既有印象,為自己找到新的定位。 人與生活,就是他們思考的主軸。「我們本來是一個傳統的、專注於產品製造與販售的一個品牌,」林鴻文總經理說,但深入思考後發現「我們必須要有一些特質、必須要勇於創新,必須要願意承擔風險、改變現狀,不要讓生活太無聊,必須要有這樣的核心,才有辦法再往前走。」於是他們為自己的品牌訂立了一個新目標,也就是Why Be Dull,談的就是「不要安於現狀,要勇於突破與創新。」

為城市扦插一座森林
環境與保育|
Sponsored

為城市扦插一座森林

用垂直森林還原呼吸該有的樣子 呼吸是生物的本能;而群體的呼吸就是一片生態的展現。 但是,呼吸這個簡單的動作,對近世紀的人來說卻愈來愈難。百年來人類不斷用科技打造出一座又一座都市,雖然展現人類的傲人技術,卻忘記身為自然一部分應該與生態一起呼吸的樣子。 終於,隨著綠建築概念在1960年代被提出,人類開始反思,試圖透過將生態帶回都市,不只在都會中重現自然生態,也試圖將森林扦插在喧囂都會中。國際間,隨處可見的綠色呼吸建築案例,新加坡有WOHA打造的共生宅Kampung Admiralty、荷蘭烏得勒支有霍桑塔垂直森林、米蘭也有Bosco Verticale住宅,各國建築師紛紛將綠植從...

MAY. 2025

企鵝星球

從赤道到極地,牠們堅強的演化適應力如何面對環境新危機。

企鵝星球

熱門精選

Subscribe
立即訂閱
keyboard_arrow_u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