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世界各地的攝影師趕往尼泊爾拍攝強震災情之際,有一對搭檔則嘗試本著惻隱之心,拍攝他們的家園。
天災發生後,總會有攝影師未經災民許可就拍攝他們,傷害了當事人的自尊。我相信,一個願意留在災區並融入當地社群的攝影師,可以憑著惻隱之心與相互關係拍出一段真摯情誼的深度。
這樣的邂逅發生時,相機是培養復原能力的工具,而不是造成二度傷害的凶器。
在世界各地的攝影師趕往尼泊爾拍攝強震災情之際,有一對搭檔則嘗試本著惻隱之心,拍攝他們的家園。
天災發生後,總會有攝影師未經災民許可就拍攝他們,傷害了當事人的自尊。我相信,一個願意留在災區並融入當地社群的攝影師,可以憑著惻隱之心與相互關係拍出一段真摯情誼的深度。
這樣的邂逅發生時,相機是培養復原能力的工具,而不是造成二度傷害的凶器。
4月25日的地震波及了我家,不但震動我們的房子,也震撼了我的家人。身為一個在尼泊爾常駐了30年的美國攝影記者,我記錄過開發案、政治,以及文化遺產議題。不過拍攝這場強震的災情是我和我兒子Liam一起接拍的第一個任務。Liam在尼泊爾出生,今年19歲。我們兩個都會說尼泊爾語,並且把加德滿都當成家鄉。
我兒子和我是靠著腎上腺素在工作。死者被人從瓦礫堆中拖出來的影像、有許多遺體在火化的河岸、遭到破壞的珍貴古蹟,在我的腦中和心中與大量投入救援工作的尼泊爾志工合而為一。尼泊爾的山區位在兩個板塊的交接處,是世界上非常危險及脆弱的山地,然而尼泊爾人卻是韌性十足的民族。
以下是我和Liam在地震發生後的頭四天中所拍攝的照片。
Photograph by Thomas Kelly
「佛陀在保佑我們」
地震襲擊斯瓦揚布納特時,Deepak Budhacharaya人在自己房裡。他和其他僧侶逃出他們的寺院,並且眼睜睜地看著它倒塌。現在他搭帳棚紮營、留意盜賊。他說:「佛陀在保佑我們。」
Photograph by Thomas Kelly
臨時住所
尼泊爾民眾在加德滿都的Ason Tole商店街紮營度日,這裡是首都市中心一個結合活動中心、市場與住宅的區域。
Photograph by Thomas Kelly
尋找容身處
離家避難的尼泊爾民眾聚在一起,在Ason Tole區靜靜地歇息。
Photograph by Thomas Kelly
珍貴的甘霖
民眾利用政府所僱的水車暫時解渴。
Photograph by Thomas Kelly
空盤子
在加德滿都,地震災民等待用餐。
Photograph by Thomas Kelly
帳棚之城
許多人在寒冷的戶外紮營,他們紮營的地方包括圖右下方的「加德滿都帳棚城」。
Photograph by Thomas Kelly
失落的歷史
加德滿都最古老的宮殿——哈努曼多卡宮有部分倒塌,好幾座寺廟的寶塔也無法倖免。這座宮殿是馬拉王朝的君王在16世紀時建造的。
Photograph by Thomas Kelly
一夕消失
建於5世紀的斯瓦揚布納特佛塔位於一座山丘上,保存了許多神聖的文物。佛塔遭到大範圍破壞,包括這座倒塌的塔樓。
Photograph by Thomas Kelly
搶救古文物
16世紀初期的木雕支柱被人從「獨木廟」的瓦礫堆中搶救出來。這座位於加德滿都舊皇宮廣場的寺廟已遭到摧毀。
Photograph by Liam Kelly
無盡的殘骸
救難人員在加德滿都的瓦礫堆中挖掘。
Photograph by Thomas Kelly
倖存者
25歲的Dhani Thapa由妹夫Sunil安慰著。Thapa是被人從倒塌的達拉哈拉塔中救出來的,地震時她將兩歲的孩子緊抱在胸前,然後將孩子交給別人救出。現在那個孩子下落不明。
Photograph by Liam Kelly
街頭行動
在加德滿都,救難人員急忙將死者遺體送走。
Photograph by Thomas Kelly
殯葬柴薪
地震死難者的遺體在位於加德滿都巴格馬提河畔的帕斯帕提那寺火化時,白煙從燃燒的柴火中升起。
編按:Thomas L. Kelly是一位旅居加德滿都30年的美國攝影師;他的兒子Liam Kelly出生於尼泊爾,同時也是一位攝影師。
撰文:Thomas L. Kelly
攝影:Thomas L. Kelly與Liam Kelly
編譯:向淑容
A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