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站搜尋 電子雜誌搜尋

AD

ad970250
去找媽媽的小馬
Dec. 13 2023

去找媽媽的小馬

我在巴西的某個海灘上,聽到一陣奔騰的聲音,原來是這頭小馬追著媽媽的方向而去,我就拍下了這張照片。 本作品來自《國家地理》攝影社群 Your Shot。

飛天螃蟹
Dec. 13 2023

飛天螃蟹

這張照片是某天早晨我在吉布地潛水完時拍的。當時水面非常平靜,我屏住呼吸,以免氣泡浮上去擾亂水面,這樣才能清楚看到天空中的雲。這些螃蟹在接近水面的地方自在游動著,看起來是食腐動物,牠們有點兇,太靠近就會揮舞蟹螯,幸好拍完之後我的十隻手指頭都還健在。 本作品來自《國家地理》攝影社群 Your Shot。

調皮的鳥兒
Dec. 13 2023

調皮的鳥兒

咬著繩子玩的調皮鳥兒。 本作品來自《國家地理》攝影社群 Your Shot。

疫後全球碳排呈雙軌化 歐盟壓制反彈、世界碳排續飆升
Dec. 12 2023

疫後全球碳排呈雙軌化 歐盟壓制反彈、世界碳排續飆升

環境資訊中心綜合外電;吳宜靜 編譯;鄒敏惠 審校;李蘇竣 報導 自21世紀初,全球溫室氣體排放不斷成長,地球已經岌岌可危。今年9月,歐盟EDGAR全球大氣研究碳排放資料庫發表最新數據,2022年人類活動造成的全球溫室氣體排放量比1990年高出約62%,平均每年增長近1.5%。報告也囊括各國的排放狀況,根據其推估,臺灣於2022年的減量幅度為4%,主要排放來自電力、能源與製造部門。

防鳥類窗殺 香港民間首份鳥撞調查 韓國修法管建築玻璃設計
Dec. 08 2023

防鳥類窗殺 香港民間首份鳥撞調查 韓國修法管建築玻璃設計

環境資訊中心記者 袁慧妍報導 臺灣鳥撞窗殺問題漸漸引起民眾關注。事實上,幾十年前北美地區已有不少研究及倡議。亞洲起步較遲,臺灣、中國、香港政府方面尚未有大型研究調查或立法方向,防鳥撞、窗殺倡議主要仍由民間推動。 據民間團體「香港觀鳥會」今年3月發表的首份鳥撞調查顯示,2022年9月至12月間,91%的個體被發現時已死亡,當中有七種保育鳥類遭窗殺;中國大陸的民間調查則發現,鳥撞主要發生在周圍幾乎沒有植被的建築或水面附近。韓國則在今(2023)年6月實施新規,公共新建建築物玻璃設計須增加「可見圖案」(visible patterns)防止鳥撞。

珊瑚復育也要「投資組合」? 科學家:兼顧耐熱性與多樣性
Dec. 07 2023

珊瑚復育也要「投資組合」? 科學家:兼顧耐熱性與多樣性

環境資訊中心綜合外電;曹可芝、陳文姿 編譯;許祖菱 審校 身著潛水衣的科學家深潛入海底,小心翼翼地檢視一個個土色珊瑚塊。這些珊瑚碎塊是少數躲過珊瑚白化的珊瑚,牠們被暫時移植到這塊區域,等待成長到一定大小後,再將健康的分株移植到原本的海域。 「我們試著養大牠們,現在有些已經跟我的拳頭一樣大了。」阿布達比環境署(Abu Dhabi Environment Agency,EAD)的海洋科學家哈馬德.傑拉尼(Hamad al-Jailani)告訴《美聯社》。

鳥喙異常的撲動鴷
Dec. 06 2023

鳥喙異常的撲動鴷

北撲翅鴷主要以螞蟻和甲蟲為食,會用稍微下彎的鳥喙啄食這些昆蟲。不過,這隻可憐的傢伙有個異常的鳥喙,而且牠的舌頭跟喙部一樣長。我看過牠好幾次,牠竭盡所能尋找食物,但總要花很長的時間才能啄起穀粒吃掉。 本作品來自《國家地理》攝影社群 Your Shot。

MAY. 2024

章魚的秘密

牠和你我天差地遠,但同樣聰明絕頂,可能揭示了智慧生物的另一種演化途徑。

章魚的秘密

AD

熱門精選

AD

AD

Subscribe
立即訂閱
keyboard_arrow_up

AD

ad9702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