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塑膠影響

野生保育類動物

Q&A

Q1 哪種保育類動物最受微塑膠影響?

TIPS 微塑膠已普遍污染臺灣的陸地生態系,綠色和平與研究團隊在保育類等級易危的「黃喉貂」排遺(糞便)當中發現了濃度最高的微塑膠污染;而臺灣黑熊、歐亞水獺等動物的排遺或棲地也有微塑膠顆粒和碎片,顯示保育類動物從環境攝入微塑膠的風險已經無所不在。

TIPS 微塑膠泛指小於5毫米的塑膠碎片、顆粒或纖維,它無法被現行的污水處理系統所攔截,因而容易入侵自然環境和生物體內。微塑膠易於傳播和攜帶有毒物質,在環境中具有持久性,可與整個生態系統交互作用,阻礙生長和生殖,並透過食物鏈影響更頂端的消費者;近年已有科學研究證實,特定濃度的微塑膠累積會引發細胞或組織的發炎反應,因此逐漸被視為對生態系的新威脅。

Q3 動物排遺和棲地為何有微塑膠?

TIPS 人為活動頻繁的地區,野生動物可能直接吃到棲地中的大型塑膠垃圾;然而城市中所產生的微塑膠也能夠經由大氣環流,傳播到幾百公里外的偏遠山區,透過空氣、土壤、水源或食物鏈累積而被野生動物吃下肚。

Q4 棲地微塑膠最有可能的來源?

TIPS 綜合綠色和平的野生動物微塑膠調查、臺灣環保署水庫微塑膠調查,以及荒野保護協會的淨溪調查資料,可以合理推測棲地裡的微塑膠有很高機會來自臺灣社會廣泛使用的食飲品容器及包裝;這兩種材質也是全世界塑膠包裝使用的主要材質。

TIPS 當人們製造、使用、丟棄越來越多塑膠,塑膠進到自然棲地的機率也越高,危害野生動物的風險也隨之增加。塑膠必須被視為生態保育的關鍵項目,唯有政府、企業和民眾攜手合作,加快源頭減塑政策、以「可重複使用包裝」取代拋棄式包裝,才能阻止塑膠持續危害更多野生動物。

黃喉貂 Formosan yellow-throated marten / 攝影|高守誠

前往報名

G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