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iStock
圖|iStock
卓牧融表示,Screenomics 記錄到的手機螢幕擷圖存放在有層層管控的實驗室內,從加密連線到閱覽申請都有嚴格限制,確保受試者的個資獲得妥善保護。 圖|研之有物
本圖為研究期間,青年與母親和父親互動的相對頻率,區分為青年聯繫家長(To)、接收家長訊息(From)。其中青年 6、7、8 與母親的互動頻率相近、青年 4 與父親的互動頻率相近,青年 2 則與雙親的互動頻率相近,代表青年與家長之間有穩定互動。 圖|研之有物(來源|Sun et al., 2022)
青年 3 主動聯繫母親(To)的頻率較高,顯示青年對母親的依賴度高。 圖|研之有物(來源|Sun et al., 2022)
此 4 個案顯示,母親主動聯繫(From)的頻率高於青年,代表母親有過度介入孩子生活的傾向。 圖|研之有物(來源|Sun et al., 2022)
圖|iStock
進入史丹佛大學 Screenomics 實驗室網頁(https://screenomics.stanford.edu/),觀看一段來自手機的螢幕擷圖紀錄。試著推理一下,手機的主人是什麼樣的人? 圖|Screenomics Lab, Stanford University
目前常見的 ChatGPT、Gemini 等大型語言模型應用平台,背後都是多模態大模型,可以從圖像中提取文字、生成圖文。圖為用 Gemini 提取文字,大家可以玩玩看。 圖|Gemini
Screenomics 即時尺度,條碼圖的每一行代表青年的一天。灰色代表手機螢幕在每 5 秒一次的擷圖期間開啟,但並未記錄到青年與家長的互動。紅色和綠色分別代表青年與母親和父親的互動時段,覆蓋的圓點代表該互動由青年發起。 圖|Sun et al., 2022
目前卓牧融持續以 Screenomics 方法,研究數位螢幕內容如何影響人們的媒介選擇和飲食行為。 圖|研之有物
Sha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