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精準醫療」與「精準健康」是近年醫學發展的重要趨勢,透過健康大數據來評估個人健康狀況,對症下藥。但健康資料涉及個人隱私,如何兼顧隱私與自主權,成為另一重要議題。 圖│iStock
  • 因應 AI、大數據時代的變化,歐盟在 2016 年通過 GDPR,2018 年正式上路,被稱為「史上最嚴格的個資保護法」。包括行動裝置 ID、宗教、生物特徵、性傾向都列入被保護的個人資料範疇。 圖│iStock
  • 芝麻信用表示,系統會依照身分特質、信用歷史、人脈關係、行為偏好、履約能力等五類資料,進行每個人的信用評分,分數介於 350-950。看似為電商系統的信用評等,實則影響個人信貸、租車、訂房、簽證,甚至是求職。 圖│研之有物
  • 挪威開發了「Smittestopp」,可透過 GPS 與藍牙定位來追蹤用戶足跡,提出與感染者曾接觸過的示警,定位資訊也會上傳到中央伺服器儲存。然而,挪威資料保護主管機關(NDPA)宣告,程式對個人隱私造成不必要的侵害,政府應停止使用並刪除資料。 圖│Google Play 畫面
  • 疫病恐懼讓人民會迫切期待政府雷厲風行,但何之行強調,疫情終將趨緩,重新反思法治社會的原則:法律保留、授權明確、正當程序與最小侵害,是民主社會在後疫情時代的重要課題。 圖│研之有物
  • 中研院集結近 20 位人文社會學者參與的科研計畫,推出數位網站,從歷史、經濟、法政、社會學、文學等不同視角,對瘟疫下的社會衝擊提出深刻討論,7 月將出版實體書籍。網站中,何之行也透過人權、法律與歷史的跨向度對話,省思科技防疫下的界線權衡。 圖│COVID-19 的人文社會省思網站,中研院數位文化中心
1
  • 「精準醫療」與「精準健康」是近年醫學發展的重要趨勢,透過健康大數據來評估個人健康狀況,對症下藥。但健康資料涉及個人隱私,如何兼顧隱私與自主權,成為另一重要議題。 圖│iStock

  • 因應 AI、大數據時代的變化,歐盟在 2016 年通過 GDPR,2018 年正式上路,被稱為「史上最嚴格的個資保護法」。包括行動裝置 ID、宗教、生物特徵、性傾向都列入被保護的個人資料範疇。 圖│iStock

  • 芝麻信用表示,系統會依照身分特質、信用歷史、人脈關係、行為偏好、履約能力等五類資料,進行每個人的信用評分,分數介於 350-950。看似為電商系統的信用評等,實則影響個人信貸、租車、訂房、簽證,甚至是求職。 圖│研之有物

  • 挪威開發了「Smittestopp」,可透過 GPS 與藍牙定位來追蹤用戶足跡,提出與感染者曾接觸過的示警,定位資訊也會上傳到中央伺服器儲存。然而,挪威資料保護主管機關(NDPA)宣告,程式對個人隱私造成不必要的侵害,政府應停止使用並刪除資料。 圖│Google Play 畫面

  • 疫病恐懼讓人民會迫切期待政府雷厲風行,但何之行強調,疫情終將趨緩,重新反思法治社會的原則:法律保留、授權明確、正當程序與最小侵害,是民主社會在後疫情時代的重要課題。 圖│研之有物

  • 中研院集結近 20 位人文社會學者參與的科研計畫,推出數位網站,從歷史、經濟、法政、社會學、文學等不同視角,對瘟疫下的社會衝擊提出深刻討論,7 月將出版實體書籍。網站中,何之行也透過人權、法律與歷史的跨向度對話,省思科技防疫下的界線權衡。 圖│COVID-19 的人文社會省思網站,中研院數位文化中心

Share

A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