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959 年,美軍飛行員駕駛 U-2 偵察機所拍下的西藏拉薩航照圖,圖中紅框處即是布達拉宮。當年沒有 GPS,飛行員只能憑藉紙本航圖、無線電導引,判斷航線方向與偵察目標。 圖│美國 NARA 典藏、徐林先生提供
  • 地理資訊科學研究專題中心(GIS 專題中心),隸屬於中研院人文社會科學研究中心,研究副技師廖泫銘展示一張張黑白航空照片。他手中的圖像為 1960 年代臺北市空拍影像,右下圖是當年的圓山飯店。 圖│研之有物
  • U-2 外型纖細、機翼極長,有著「蛟龍夫人」(Dragon Lady)之稱。機身只有前後兩個輪子,降落時必須有專車在機翼兩側預備,以長桿和磁鐵裝上兩個輪子,飛機才能順利滑行落地,極度考驗飛行員。 圖│Master Sgt. Rose Reynolds
  • 黑貓中隊沈宗李教官。當年這群飛行員執行極機密任務,不被承認,28 位飛行員,10 人壯烈捐軀,2 人被共軍擊落、生死不明。直到 1990 年代,被中共俘虜的飛行員葉常棣、張立義重返臺灣,這支神祕部隊因此曝光。 圖│中研院地理資訊科學研究專題中心
  • U-2 偵察機縮小模型,圖中飛行員旁的白色裝置,即是安裝在機腹下方的自動相機。 圖│研之有物
  • U-2 偵察機機腹下方有 7 個攝影窗,可以拍攝不同角度的照片。 圖│廖泫銘先生提供
  • U-2 航拍示意圖。U-2 的相機能左右擺動鏡頭,連續拍攝不同角度。為了保持機身平衡,底片切成一半,一半往前滾動,一半往後滾動,因此每次任務會有兩大捲底片,沖洗後再拼接起來。 圖│徐林先生提供
  • 「我們不只是典藏,也提供最基礎的研究資料。」20年前,中研院數位化空軍航照圖、建置 GIS 系統,多數人並不理解。但執行長范毅軍強調,如同大氣科學家每天要記錄觀測資料,GIS 也是最具奠基性的工作。 圖│研之有物
  • 「我們不只是典藏,也提供最基礎的研究資料。」20年前,中研院數位化空軍航照圖、建置 GIS 系統,多數人並不理解。但執行長范毅軍強調,如同大氣科學家每天要記錄觀測資料,GIS 也是最具奠基性的工作。 圖│研之有物
  • 1963 年葉常棣教官駕駛 U-2 拍下八達嶺長城,兩年後遭共軍擊落,下落不明。流轉離散數十年返臺,葉教官執行任務 47 年後,首度在中研院見到自己當年拍下的偵查照。 圖│中研院地理資訊科學研究專題中心
1
  • 1959 年,美軍飛行員駕駛 U-2 偵察機所拍下的西藏拉薩航照圖,圖中紅框處即是布達拉宮。當年沒有 GPS,飛行員只能憑藉紙本航圖、無線電導引,判斷航線方向與偵察目標。 圖│美國 NARA 典藏、徐林先生提供

  • 地理資訊科學研究專題中心(GIS 專題中心),隸屬於中研院人文社會科學研究中心,研究副技師廖泫銘展示一張張黑白航空照片。他手中的圖像為 1960 年代臺北市空拍影像,右下圖是當年的圓山飯店。 圖│研之有物

  • U-2 外型纖細、機翼極長,有著「蛟龍夫人」(Dragon Lady)之稱。機身只有前後兩個輪子,降落時必須有專車在機翼兩側預備,以長桿和磁鐵裝上兩個輪子,飛機才能順利滑行落地,極度考驗飛行員。 圖│Master Sgt. Rose Reynolds

  • 黑貓中隊沈宗李教官。當年這群飛行員執行極機密任務,不被承認,28 位飛行員,10 人壯烈捐軀,2 人被共軍擊落、生死不明。直到 1990 年代,被中共俘虜的飛行員葉常棣、張立義重返臺灣,這支神祕部隊因此曝光。 圖│中研院地理資訊科學研究專題中心

  • U-2 偵察機縮小模型,圖中飛行員旁的白色裝置,即是安裝在機腹下方的自動相機。 圖│研之有物

  • U-2 偵察機機腹下方有 7 個攝影窗,可以拍攝不同角度的照片。 圖│廖泫銘先生提供

  • U-2 航拍示意圖。U-2 的相機能左右擺動鏡頭,連續拍攝不同角度。為了保持機身平衡,底片切成一半,一半往前滾動,一半往後滾動,因此每次任務會有兩大捲底片,沖洗後再拼接起來。 圖│徐林先生提供

  • 「我們不只是典藏,也提供最基礎的研究資料。」20年前,中研院數位化空軍航照圖、建置 GIS 系統,多數人並不理解。但執行長范毅軍強調,如同大氣科學家每天要記錄觀測資料,GIS 也是最具奠基性的工作。 圖│研之有物

  • 「我們不只是典藏,也提供最基礎的研究資料。」20年前,中研院數位化空軍航照圖、建置 GIS 系統,多數人並不理解。但執行長范毅軍強調,如同大氣科學家每天要記錄觀測資料,GIS 也是最具奠基性的工作。 圖│研之有物

  • 1963 年葉常棣教官駕駛 U-2 拍下八達嶺長城,兩年後遭共軍擊落,下落不明。流轉離散數十年返臺,葉教官執行任務 47 年後,首度在中研院見到自己當年拍下的偵查照。 圖│中研院地理資訊科學研究專題中心

Share

A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