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土耳其的考古遺址阿西里克霍伊尤(Aşıklı Höyük),科學家通過一個意想不到的來源探尋了人類停止狩獵和採集食物,轉而成為農民的過程——他們竟研究起了1萬年前的尿液。
人類歷史上最重要的轉變之一是人類停止狩獵和採集食物,轉而成為農民,開始種植作物和圈養牲畜。而在土耳其的考古遺址阿西里克霍伊尤(Aşıklı Höyük),科學家通過一個意想不到的來源探尋了這一重要過程──他們竟研究起了1萬年前的尿液。
科學家在土耳其考古遺址的發掘中找到了綿羊和山羊馴化過程的踪跡| 參考文獻1
所有人都撒尿
所有人都撒尿。曾經在這裡的居民和他們的羊當然也不例外。通過估算古代尿液的沉積量,喬丹.阿貝爾(Jordan Abell)等人重現了1萬年前在這裡生活的人類和動物的數量。我們可以稱之為「尿液考古學 」。
「我認為這是一種全新的方法,而且非常富有創意!」北卡羅來納大學教堂山分校(University of North Carolina at Chapel Hill)的人類學家班傑明.阿巴克爾(Benjamin Arbuckle)如此評價這一方法。
阿西里克霍伊尤的動物骨頭和糞便表明,其居住者位列世界上第一批馴養綿羊和山羊的人之中。他們把這些長角的野生動物圈養在自家旁;學會了選擇性地宰殺年幼的公羊以最大化羊群的規模。
尿又看不見,怎麼能注意到它?
不尋常的硝酸鹽晶體吸引了阿貝爾團隊的注意,他們猜測它可能來自於綿羊和山羊的尿液。「地球上很少有地方能形成硝酸鹽晶體,」阿貝爾說。研究團隊收集了113份樣本──他們對堆積人類和動物廢物的古老垃圾堆特別感興趣。他們確保樣本採自不同的地層,跨越人們居住在這裡的1000年。
回到實驗室,阿貝爾在每個樣本中尋找尿液的化學特徵──鈉、硝酸鹽和氯。但棘手的是,這些鹽也可能來自其他地方。實際上,在雨水集中地和遺址周圍的天然沉積物中也可能發現不同濃度的硝酸鹽。因此,阿貝爾建立了一個模型,試圖證明這些鹽到底來自哪裡。
為了確保他的假設不偏離正軌,他將阿西里克霍伊尤的尿液鹽濃度與現代牲畜飼養場的尿液鹽濃度進行了比較,結果發現它們十分相似。根據該模型的最終計算結果,在長達千年的定居期間,平均每天有1790人和動物在這裡撒尿。
遺址依偎在梅倫迪茲河旁,其居民曾是世界上最早馴養綿羊和山羊的人之一| 參考文獻1
此外,研究小組還發現,在長達千年的居住時間後,尿液鹽濃度增加了10到1000倍。這表明阿西里克霍伊尤的居民越來越多,不論是人類或是動物。不幸的是,考古學家沒有辦法用這種方法將人類和動物的尿液區分開來。不過,如果這一模型經得起考驗,這些尿液沉積物便可以被看作是人類從單純地打獵過渡到圈養牲畜的有利證明。
想要用尿做研究,還需要了解更多
「尿液考古學」的問題是它非常依賴假設。格羅寧根大學(University of Groningen)的動物考古學家嘉楠.薩基爾拉(Canan Çakirlar)稱該技術「非常有前途」,但同時她也指出,人們對於尿液在沉積的數千年內發生了怎樣的化學變化並沒有足夠的了解。
此外,其他影響因素也可能發生了變化──比如人和牲畜在1萬年前的飲食結構與現在不同,這可能導致尿液中的鹽濃度也有所不同。
阿貝爾希望明年能從阿西里克霍伊尤收集更多數據,從更多地區採集更多沉積物以便讓研究結果更加精確。他還想從當地的綿羊身上取一些尿液。
自人類第一次在這裡學會如何圈養羊已過去了1萬年,它們今天依然漫步於此。
參考資料:
- 1. Why Archaeologists Are Studying 10,000-Year-Old Urine, SARAH ZHANG
- 2. Ancient pee helps archaeologists track the rise of farming, Michael Irving
- 3. Urine salts elucidate Early Neolithic animal management at Aşıklı Höyük, Turkey, JT Abell, J. Quade, G. Duru4, SM Mentzer6, MC Stiner, M. Uzdurum and M. Özbaşaran
本文來源於果殼網(微信公眾號:Guokr42),這是一個開放、多元的泛科技主題網站,提供負責任、有智趣的科技主題內容,歡迎關注他們。如需轉載請直接聯繫sns@guokr.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