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毒、低成本、低碳又環保」的華麗轉型。
廢舊紡織品引起環境問題
如今時尚潮流變幻莫測,也加速了產品淘汰。原本「新三年,舊三年,縫縫補補再三年」的衣服也成了消耗品,穿不了幾季就會被扔掉。然而,全球範圍內回收舊衣物的公司很少,導致大多數廢舊衣物甚至捐贈的衣物最後都會被掩埋。
無論是種植培育棉花還是生產混紡纖維,都需要耗費大量能量和水資源。因此,每年堆積成山的紡織品沒有回收就直接廢棄,是對資源的極大浪費。
此外,紡織工業碳排放量佔世界總排放量的10%,是世界上汙染染最嚴重的第二大產業。但目前仍沒高效的棉織物或混紡織品的回收技術。每秒鐘都有載滿垃圾車的紡織品在進行掩埋或者焚燒,這樣的處理方式雖然很方便,但也使衣物迅速成為環境汙染的來源。
廢舊衣物變身建築材料
眼看著廢舊衣物愈堆愈多,資源浪費與日俱增,科學家們坐不住了。最近有研究人員提出一種變廢為寶的新方法,以廢棄衣物為原料,做成防火防水的建築材料。
這種循環利用舊紡織品的新方法是由澳洲新南威爾斯大學(The University of New South Wales)的維娜.薩哈吉瓦拉(Veena Sahajwalla)教授和她的同事提出來的。他們從紡織工業廢棄物中收集到紡織品,先去除了衣物上的拉鍊和鈕扣等,然後將這些棉、羊毛、聚酯、尼龍以及其他織物一起用粉碎機粉碎,變為一堆纖維,再加入化學物質,使不同纖維粘在一起。最後,在高溫下壓縮纖維形成實心面板。
廢舊紡織品做成的紡織纖維增強複合材料 圖片來源:參考文獻[2]
這種再利用的方式操作簡單,整個過程耗能低且無毒,除使用一種偶聯劑外,沒有添加其他化學試劑進行預處理及鍍層等, 可以說是非常環保了。
這種纖維增強複合材料綜合併增強了它原材料的特性:棉纖維具有優良的吸濕性能,濕潤時韌性和彈性能提高5%;羊毛彈性較好;聚酯纖維具有疏水性和高強度等特點;尼龍纖維韌性高彈性好。
因而這些面板有防潮性能,並且和木質刨花板一樣堅固,所以可用於承重;又由於其中添加了細木屑而具有阻燃性能。並且,不同組分的這類材料像木材、陶瓷或者石材一樣具有各自的紋理和顏色。因此,它們還可以用於地磚、牆板或者天花板等室內裝飾。
這項新研究發表在《乾淨產業期刊》(Journal of Cleaner Production)上。論文中寫道,這種系列板塊「構成了一種無毒、低成本、低碳的建築材料」。研究者們正在努力擴大這種材料的生產規模。
希望這種材料可以盡快應用到生產和生活中來,可以真正緩解廢舊紡織品造成的資源浪費和環境汙染問題。
編譯來源:http://www.anthropocenemagazine.org/2018/11/a-constructive-solution-for-old-clothes-2/ (本文由Storythings供稿)
參考資料:
- 全面推進廢舊紡織品服裝循環利用體系建設[J].紡織檢測與準,2018,4(05):49-50.
- Echeverria CA, Handoko W, Pahlevani F, et al. Cascading use of textile waste for the advancement of fibre reinforced composites for building applications[J]. Journal of Cleaner Production, 2019, 208: 1524-1536.
本文來源於果殼網(微信公眾號:Guokr42),這是一個開放、多元的泛科技主題網站,提供負責任、有智趣的科技主題內容,歡迎關注他們。如需轉載請直接聯繫sns@guokr.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