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追蹤父親的那一天,我們10點便出門,先搭山手線到新宿,再轉京王線到分倍河原,日文「分倍」發音與「分梅」是一樣的。 那是1940年代,父親在「府中警察署分梅駐在所」拍了一張照片,為何到這裡?何時到這裡?來不及問時,父親已作古往生矣。事後推測,他當時半工半讀學校在府中,或許跟友人到分梅遊玩,拍下這幀照片。當時他至多不過17、8歲,看起來卻非常成熟,從微胖臉型判斷,當是1945年初東京大轟炸父姊慘遭美軍濫炸身亡之前所拍。 總之,半個多世紀之後,兒孫來看看父祖所曾親歷過的土地、景物,令人難以置信的是,駐在所改建了,卻可能還在原址。一行人分批拍照,彷彿穿越時空,又跟父親、祖父相逢了。沒有感傷,只有感慨,台灣人「場所的悲哀」,也是奇特的因緣羈絆。影像提供:傅月庵
1
  • 追蹤父親的那一天,我們10點便出門,先搭山手線到新宿,再轉京王線到分倍河原,日文「分倍」發音與「分梅」是一樣的。 那是1940年代,父親在「府中警察署分梅駐在所」拍了一張照片,為何到這裡?何時到這裡?來不及問時,父親已作古往生矣。事後推測,他當時半工半讀學校在府中,或許跟友人到分梅遊玩,拍下這幀照片。當時他至多不過17、8歲,看起來卻非常成熟,從微胖臉型判斷,當是1945年初東京大轟炸父姊慘遭美軍濫炸身亡之前所拍。 總之,半個多世紀之後,兒孫來看看父祖所曾親歷過的土地、景物,令人難以置信的是,駐在所改建了,卻可能還在原址。一行人分批拍照,彷彿穿越時空,又跟父親、祖父相逢了。沒有感傷,只有感慨,台灣人「場所的悲哀」,也是奇特的因緣羈絆。影像提供:傅月庵

Share

A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