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聖家堂
  • 視覺導覽:外部
  • 尖頂飾-教堂外部通常是未經裝飾的天然石頭,但聖家堂的尖塔上有各種繽紛的色彩,呈現許多具有象徵意涵的雕刻,例如十字架和主教的戒指,以及禱文和讚頌的字詞,例如「榮歸主頌」(excelsis)。尖塔扭曲的造型與多面的形狀在太陽光線移動下,呈現出紅色、金色、白色和綠色。尖頂飾覆蓋著破碎瓷磚製成的馬賽克拼貼。馬賽克特別受高第青睞,因為瓷磚的顏色鮮豔而持久,不會跟塗料一樣,隨時間的流逝而褪色。
  • 受難立面-教堂北邊的入口位於受難立面的正門,受難立面上方聳立著四座尖塔,寬大的牆面刻有基督受難、最後晚餐、基督被釘十字架和埋葬基督的雕刻作品。教堂的這個部分建於20世紀末,但總體設計根據的是高第的設計圖。巨大的傾斜頂蓋保護入口,數根柱子以奇特的角度支撐著懸挑的屋頂,柱子形狀宛如巨大的骨頭或樹枝。為了支撐雕刻作品,高第也設計了像是從牆面自然浮現的石製平台。1989年,加泰羅尼亞雕塑家荷西 瑪利亞 蘇比拉克斯(Josep Maria Subirachs)開始雕製平台上的人物造型。
  • 誕生立面-誕生立面位於教堂南邊,是第一個完工的立面,雖然沒有照高第原本的期望塗上鮮豔的顏色,但立面仍是依照高第的設計,三座正門上方刻滿一系列的雕刻藝術。雕刻描繪耶穌的誕生和早期生活,一旁還有唱歌和吹號的天使,豐富的細節布滿精雕細琢的牆面,如十字架、念珠、植物、鳥類、動物,甚至約瑟夫工作坊的木匠工具。
  • 刻字-不少聖家堂的牆面都刻有神聖的經文和文字,提醒基督徒上帝的話語和《聖經》經文有多麼重要。其中一些銘文採用高第發展出來的流線、有機、新藝術風格,其他則受近代風格影響。受難立面的青銅正門上刻有銘文,兩扇相同的大門猶如打開的書本。這些銘文是雕刻家蘇比拉克斯的作品,包含出自福音書的經文,文字緊鄰彼此,採用大寫字母。門上的雕刻大部分處理粗糙,表面經常有許多水平紋路。重要的字詞或短語─例如上圖中耶穌的名字─則經過精美的打磨,使它們與眾不同。
  • 視覺導覽:內部
  • 中殿立柱-高第建造的立柱在建築史上是獨一無二的設計,因為立柱會隨著高度而有不同的造型。立柱底部有柱身凹槽,在稍高處則變成較為光滑的表面,而多邊形的橫剖面則變成了圓形。這些立柱像樹一般朝頂部擴張開來,形成一簇簇細長的枝條,支撐著拱頂的不同部分。中殿是立柱數量最多的地方,拱頂由立柱和對角柱構成了一片扶疏的森林,下方則有奇特的多面向柱頭,以及立柱分裂時構成的隆起或「結點」(knot)。
  • 彩繪玻璃窗-藝術家維拉葛勞(Joan Vila-Grau)從1999年以來,就依照高第的主規畫圖設計聖家堂的彩繪玻璃窗。他運用飽和的色彩製作抽象的花紋圖樣,使聖家堂內部充滿繽紛的光線。這些玻璃由荷西 瑪利亞 波納(Josep Maria Bonet)的工坊製 作,這座工坊早在聖家堂興建地下室時,便已負責教堂窗玻璃的安裝工作。
  • 拱頂細節-立柱在頂部分開,以支撐拱頂的凹形隔間,每個隔間中間都有配置燈具的圓形空間,雖然部分受到中世紀教堂的石製拱頂影響,隔間的設計還是相當特別。與中世紀拱頂的線性拱肋不同,隔間之間的邊緣採鋸齒狀設計,產生一系列如星星綻放的效果,拱頂的曲線則能反射來自上方的光線,照亮了教堂的內部。另外,這些拱頂也讓人聯想到綠樹成蔭的樹冠,而自然界一直都是高第的靈感來源。
  • 十字交叉-點位於聖家堂中央,形成教堂主要南北軸線的中殿和聖所,與順著東西軸線延伸的耳堂於此交會。右邊的中殿比耳堂更長、更寬,兩側各有一對側廊,而聖所和耳堂每側都只有一座側廊。此處所有空間都採拱頂設計,立柱高聳的線條引領視線向上,來到石製拱頂中的光線圖樣。教堂內部空間遼闊,2010年舉辦奉獻儀式時,容納了大約6500人。
  • 《細看建築》聖家堂
1
  • 聖家堂

  • 視覺導覽:外部

  • 尖頂飾-教堂外部通常是未經裝飾的天然石頭,但聖家堂的尖塔上有各種繽紛的色彩,呈現許多具有象徵意涵的雕刻,例如十字架和主教的戒指,以及禱文和讚頌的字詞,例如「榮歸主頌」(excelsis)。尖塔扭曲的造型與多面的形狀在太陽光線移動下,呈現出紅色、金色、白色和綠色。尖頂飾覆蓋著破碎瓷磚製成的馬賽克拼貼。馬賽克特別受高第青睞,因為瓷磚的顏色鮮豔而持久,不會跟塗料一樣,隨時間的流逝而褪色。

  • 受難立面-教堂北邊的入口位於受難立面的正門,受難立面上方聳立著四座尖塔,寬大的牆面刻有基督受難、最後晚餐、基督被釘十字架和埋葬基督的雕刻作品。教堂的這個部分建於20世紀末,但總體設計根據的是高第的設計圖。巨大的傾斜頂蓋保護入口,數根柱子以奇特的角度支撐著懸挑的屋頂,柱子形狀宛如巨大的骨頭或樹枝。為了支撐雕刻作品,高第也設計了像是從牆面自然浮現的石製平台。1989年,加泰羅尼亞雕塑家荷西 瑪利亞 蘇比拉克斯(Josep Maria Subirachs)開始雕製平台上的人物造型。

  • 誕生立面-誕生立面位於教堂南邊,是第一個完工的立面,雖然沒有照高第原本的期望塗上鮮豔的顏色,但立面仍是依照高第的設計,三座正門上方刻滿一系列的雕刻藝術。雕刻描繪耶穌的誕生和早期生活,一旁還有唱歌和吹號的天使,豐富的細節布滿精雕細琢的牆面,如十字架、念珠、植物、鳥類、動物,甚至約瑟夫工作坊的木匠工具。

  • 刻字-不少聖家堂的牆面都刻有神聖的經文和文字,提醒基督徒上帝的話語和《聖經》經文有多麼重要。其中一些銘文採用高第發展出來的流線、有機、新藝術風格,其他則受近代風格影響。受難立面的青銅正門上刻有銘文,兩扇相同的大門猶如打開的書本。這些銘文是雕刻家蘇比拉克斯的作品,包含出自福音書的經文,文字緊鄰彼此,採用大寫字母。門上的雕刻大部分處理粗糙,表面經常有許多水平紋路。重要的字詞或短語─例如上圖中耶穌的名字─則經過精美的打磨,使它們與眾不同。

  • 視覺導覽:內部

  • 中殿立柱-高第建造的立柱在建築史上是獨一無二的設計,因為立柱會隨著高度而有不同的造型。立柱底部有柱身凹槽,在稍高處則變成較為光滑的表面,而多邊形的橫剖面則變成了圓形。這些立柱像樹一般朝頂部擴張開來,形成一簇簇細長的枝條,支撐著拱頂的不同部分。中殿是立柱數量最多的地方,拱頂由立柱和對角柱構成了一片扶疏的森林,下方則有奇特的多面向柱頭,以及立柱分裂時構成的隆起或「結點」(knot)。

  • 彩繪玻璃窗-藝術家維拉葛勞(Joan Vila-Grau)從1999年以來,就依照高第的主規畫圖設計聖家堂的彩繪玻璃窗。他運用飽和的色彩製作抽象的花紋圖樣,使聖家堂內部充滿繽紛的光線。這些玻璃由荷西 瑪利亞 波納(Josep Maria Bonet)的工坊製 作,這座工坊早在聖家堂興建地下室時,便已負責教堂窗玻璃的安裝工作。

  • 拱頂細節-立柱在頂部分開,以支撐拱頂的凹形隔間,每個隔間中間都有配置燈具的圓形空間,雖然部分受到中世紀教堂的石製拱頂影響,隔間的設計還是相當特別。與中世紀拱頂的線性拱肋不同,隔間之間的邊緣採鋸齒狀設計,產生一系列如星星綻放的效果,拱頂的曲線則能反射來自上方的光線,照亮了教堂的內部。另外,這些拱頂也讓人聯想到綠樹成蔭的樹冠,而自然界一直都是高第的靈感來源。

  • 十字交叉-點位於聖家堂中央,形成教堂主要南北軸線的中殿和聖所,與順著東西軸線延伸的耳堂於此交會。右邊的中殿比耳堂更長、更寬,兩側各有一對側廊,而聖所和耳堂每側都只有一座側廊。此處所有空間都採拱頂設計,立柱高聳的線條引領視線向上,來到石製拱頂中的光線圖樣。教堂內部空間遼闊,2010年舉辦奉獻儀式時,容納了大約6500人。

  • 《細看建築》聖家堂

Share

AD